2022年11月7日,上海——强生中国个人健康护理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带来逾40款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涵盖过敏、发热、感咳、疼痛、戒烟、眼部护理、伤口护理等领域,横跨非处方药和健康食品两大品类,以其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和全健康链路的全方位健康解决方案为依托,向中国患者和大众展示个人健康管理的多元化趋势和重要价值。
今年是强生中国个护自成立以来第二次亮相进博会。本次,强生中国个护带来了以Tylenol ,Benadryl ,Benylin 三个家族为代表的多款儿童非处方药首秀产品,覆盖感冒咳嗽、解热镇痛、过敏等儿童常见疾病领域,涵盖不同的剂型、剂量、给药方式和口味,更加契合不同年龄段和体重的孩子的治疗需求,方便家长在不同场景下灵活做出选择。
强生中国个人健康护理第五届进博会首秀产品Tylenol
“进博会作为一个倡导开放、合作的平台,对于外资企业引入创新成果、促成中外合作创新项目、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都有极大的帮助。”强生中国个人健康护理总裁戴康澜(Declan Rooney)表示,“作为全球个人健康管理领域的领导者,我们致力于通过基于科学的产品和服务,帮助患者与大众提升个人健康管理能力,在无论是否有卫生工作者支持的情况下,都能拥抱更加健康和有活力的生活。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在进博会上为大家展示来自全球的健康解决方案,为中国个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强生中国个人健康护理总裁戴康澜
助力患者和大众提升个人健康管理的能力,推动实现医疗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戴康澜在采访中强调:“我们把‘人’ 作为健康管理的核心,满足患者和大众的需求是我们的第一位,而不是单纯在患者生病后为他们提供药品。我们的愿景就是通过基于科学的产品和服务,助力患者和大众提升个人健康管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健康生活质量,成为这个领域最受信赖的公司。我们期望能在2025年惠及中国2.5亿大众和家庭,成为这个领域最受信赖的公司。”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个人健康管理是指个人、家庭和社区,在无论是否有卫生工作者支持的情况下,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以及应对疾病和残疾的能力。WHO指出,每个国家和经济体都应该提升个人和社区的健康管理能力,这对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提升公众健康、维护社会安全和保护弱势群体至关重要[1]。
个人健康管理不仅能极大缓解医疗压力,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全球个人健康管理联盟数据显示,个人健康管理可以每年为全球医疗健康体系节省1,200亿美元,帮助全世界的医生共节省18亿小时的时间、为个人节省110亿小时,共计实现价值19,000亿美元的社会效益[2]。
戴康澜认为,在中国,个人健康管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单以过敏性鼻炎为例,中国目前4亿过敏性鼻炎患者,有近八成鼻炎患者在确诊前会将鼻炎误认为感冒[3],即使在已经确诊的鼻炎患者中,也有29%的人未接受及时治疗[4],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造成了巨大的医疗和社会资源浪费。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发热、过敏、疼痛、真菌感染、消化健康,虽然看似并不急迫,但如果能够通过强化个人和家庭的健康管理能力进行有效干预,对于整个医疗体系和社会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
探索个人健康管理的中国模式,携手各方共建健康中国
自2021年成立以来,强生中国个人健康护理基于美林、泰诺、雷诺考特、息斯敏、达克宁、吗丁啉等家喻户晓的品牌,针对包括小孩、老人在内的不同人群和全生命周期,触达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维持健康的全链路,旨在帮助患者和大众在管理健康时,为中国患者和大众提供以科学为基础的全面健康解决方案。
进博会上,强生中国个人健康护理展示了一款数字化健康工具“爱鼻e站”,形象地阐述了全方位健康解决方案的理念:这款数字化工具由强生个人健康护理与腾讯联合推出,基于强生的科学信息与服务、以及腾讯的大数据平台优势,为鼻炎患者提供覆盖疾病教育、诊断、治疗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切实提高患者获取优质健康信息、服务和产品的便捷性。
戴康澜介绍,强生个人健康护理在过去一年里积极与学协会和医疗机构展开合作,支持常见疾病管理的学术研究、经济价值探讨、临床和技术理念创新,为探索符合个人健康管理的中国模式提供理论基础,也为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项目覆盖儿童常见疾病和用药、过敏性鼻炎自我管理的经济学价值、基层医疗体系的个人健康管理需求和挑战等话题;同时强生中国个护也与学协会在过敏、解热镇痛、感咳、抗真菌感染、消化等常见疾病领域深耕,共同推动规范化诊疗和合理用药的普及。
“我们的实践与健康中国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戴康澜表示,“当前,健康中国正在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5],为个人健康管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将继续与社会各方紧密合作,开展健康教育、加速科学创新、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可及性,帮助患者和大众在面对常见疾病时,为自己的健康做出正确的选择,为推动国民健康素养提升、支持健康中国的共建、共享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