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发布最新调研报告:超六成受访者认为AI无法取代漫画家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11-07 11:33
2022-11-07 11: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最近,AI作画技术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一大批由AI创造的画作也频频闪现各大社交平台。为了解漫画迷们对AI作画的态度,最近,国漫第一平台快看旗下的快看研究院在快看APP平台发起了一次微型调研,并于日前发布了《AI画的漫画,我会看吗?》调研报告。报告结果显示,有近八成漫画迷关注AI作画话题,超六成认为AI作画无法取代漫画家。

此次问卷调研面向快看APP用户,主要围绕机器能否进行艺术创作、AI能否驾驭漫画分镜和故事创作、机器是否能理解作品和读者的情感连结以及漫画迷们是否愿意为AI生产的漫画买单等内容进行了调研,借此挖掘漫画读者们对AI作画的情感态度以及技术消费观念,也让大众对自动化创作能有更真实、更直观的了解。

调研显示,近八成漫画迷都关注到了AI作画的话题,而且每10个就有1个体验过AI作画工具,由此可见AI作画在漫画圈的热度。

不过对于AI作画这种新兴创作技术所带来的影响,超六成受访者认为AI无法取代漫画家,因为漫画故事和分镜创作太复杂,机器做不好,但也有少部分人认为,AI发展太快,未来画漫画也不是难事。

在不同年龄层对AI画漫画的态度上,既有一定的趋同性,同时也表现出差异化。调研显示,从80后到05后,整体上对于AI画漫画都持悲观态度,其中95后态度最为悲观,而90后最为乐观,可见虽然只有几年的时间间隔,90后和95后对同一事物的态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在技术消费观上,95后力挺人类创作,但05后更愿意为AI买单,这个比例接近四成。

在是否愿意花钱购买、订阅AI画的漫画方面,调研中有超四成受访者表示不愿消费AI漫画,他们觉得机器没有情感,还是希望看人类创作的作品;但也有三成受访者愿意为AI漫画付费,觉得好看就行,谁画的都无所谓。

目前,以AI为代表的自动化创作潮流,正在世界范围内改变内容创作生态,这包括文字、绘画、声音以及视频等不同形式。但就现阶段来看,AI仍然只能是服务于人类的工具,在文化艺术领域尚无法完成全流程的创作,亦无法完成思想独立的作品以原创立足。

因而,如何让AI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创作者,让艺术创作者工作中标准化和流程化的部分提效,减少重复劳动的环节,或许是当下科技和艺术双领域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事实上,一些尝试已经开启。去年11月,快看就曾宣布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借助AI等互联网技术改变绘画技术,在提升漫画创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创作者的门槛和成本,以进一步提高国漫产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