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昆虫,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最后一块蛋糕

可食昆虫,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最后一块蛋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1-04 18: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90后杨星禹去云南丽江旅游时,第一次吃到油炸昆虫就喜欢上了。“我尝了油炸蚂蚱和炸蚕蛹。虽然看上去怪怪的,但口感酥脆,一想到全是油炸蛋白质,特别有营养,就没那么畏惧了。”杨星禹回忆。她觉得要是再放点辣椒面,吃着就更香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猎奇各种可以食用的昆虫,如甲虫、毛毛虫、蜜蜂、黄蜂、蚱蜢、蝗虫和蟋蟀,通过油炸、火烤、炖汤等做成佐餐配菜,有的甚至可以生吃。

昆虫学专家表示,可食用昆虫有很多优点,它含有人类生长发育所需的优质营养成分,如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甲壳素(壳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生物活性物质等。

2015年,联合国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订版》,报告称,世界总人口目前约为73亿,这一数字到2030年预 将增加到85亿,到2050年将升至97亿,并在2080年代达到104亿。

中国昆虫学会昆虫产业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南开大学教授黄大卫表示,“全球对食用昆虫和无脊椎动物的新兴趣源于开发新食品源的需要。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食物的增长,开辟人类新食源,特别是蛋白质来源,显得极为迫切。”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郭建军郭建军教授,主要研究食用昆虫资源挖掘、商品开发、产业提升等,他说:“昆虫种类多,数量大,被称之为‘上帝留给人类的最后一块蛋糕’,是未来重要的食物来源。”

郭建军认为,食用昆虫本身的优良品质也使其成为优质的食物来源。首先,食用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次,其体内油脂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特别是心脑血管更加有利;另外,可食用昆虫含有丰富的几丁质,被称为第六种生命要素,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提高身体免疫力。

8月,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承办的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澜湄合作国家食用昆虫发展论坛”上,黄大卫提倡研究食用昆虫的药用价值。他说:“昆虫在民族医学中已经有卓有成效的实践。昆虫源生物活性成分和昆虫提取物的抗氧化、抗菌、消炎、甚至抗癌方面已有层出不穷的案例,我们将继续探索昆虫的药用价值,特别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增强免疫功能等诸多方面的功效。

他在会上还提出,“我们研究食用昆虫,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味蕾和填饱我们的胃,更重要的是通过食用昆虫产业实现人类对自身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的ONE HEALTH目标。”

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食虫,即食用昆虫和无脊椎动物,在许多民族、文化甚至宗教中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年前,中国在《尔雅》《周礼》和《礼记》等古籍中就有相关记载,食用昆虫是古代地方向皇室进贡的御用佳品。

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巨著《本草纲目》中也记录了70余种食用昆虫的烹饪工艺和药用特性。

现今,云南和贵州等部分区域的人都在食用昆虫。例如,农历6月2日,贵州遵义的仡佬族隆重庆祝食虫节。村民跑去山野捕虫,然后做成美食和亲友一同享用。节日期间,他们的餐桌上一般会摆上油渣蝗虫、酸蚂蚱、糖炒蝶蛹等几道风味菜。此外,哈尼族、布朗族和傣族也都有食虫的传统。

瑞士国内第二大连锁超级市场Coop,2017年正式公开售卖昆虫食品,该国成为第一个公开出售昆虫作为食品的欧洲国家。虽然瑞士法律容许食物供应商选用蟋蟀、蚱蜢和黄粉虫为食材,但其对昆虫食品的规管也非常严格。同年,芬兰开始销售蟋蟀粉做的面包,并称其为世界上首款蟋蟀面包。两年后,美国一家烘焙店也推出了新品蟋蟀粉面包。

2021年6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法规,批准干黄粉虫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意大利尝试将这种干粉用于制作饼干和面条。同年11月,欧盟批准蟋蟀和蝗虫可以在欧盟进行贸易和消费。由此可见,欧盟正在为此三种昆虫开放欧洲市场。

在亚洲地区,据2021年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泰国昆虫养殖场总数超过20000个。其中以蟋蟀养殖为主的大型养殖农场共有11块,会员469户,年产量约有7000吨。

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估计,到2030年,韩国国内含昆虫蛋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07亿韩元(约合3.8亿元人民币),远高于2018年的170亿韩元。

在墨西哥、哥伦比亚和一些非洲国家,有关食用昆虫的菜肴也常出现在菜单上。

2013年,联合国以及国际粮农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 ,英文简写FAO)发布报告称,世界上至少有20亿人在食用昆虫。

但郭建军教授提醒,并不是所有相像的昆虫都可以食用,因而明确可食用昆虫种类至关重要,因为某些昆虫相对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少数人也会有对某些昆虫蛋白具有过敏反应。

另外,专家表示,除了营养价值外,饲养食用昆虫也可有效改善生态。如黄大卫教授教授所说,“将昆虫加入食品名单,可以大幅减少生产动物源性食物对生态的影响。毫无疑问,工业化饲养昆虫对土地和水的低需求将降低生产者的成本,食用昆虫饲养过程中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则让生态学家和管理者对食用昆虫寄予厚望。”

以养猪为例,饲养每公斤猪产生的温室气体是饲养每公斤粉虫的10到100倍。

黄大卫解释,“其他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可以作为食用昆虫的饲料,食用昆虫顺势又成了变废为宝的工厂。”

另外,郭建军教授通过研究还发现,使用食用昆虫作为饲料蛋白来源,可以有效帮助饲养对象提升机体免疫力、抗病性和饲料综合利用等。

他说:“食用昆虫成为人类未来良好的食物来源,已被全世界学者多推崇。联合国粮农组织更是连续多次在其网站公开宣扬‘食用昆虫,拯救世界’,鼓励大家‘食用昆虫以应对全球饥饿’。”

丰富的营养价值

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可食用昆虫:食物和饲料保障的未来前景》报告指出,全世界可供人类食用的昆虫超过1900种,世界上至少20亿人的传统食物中包含昆虫,许多昆虫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维他命、纤维和矿物质,可以作为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有助于缓解当前全球粮食和饲料短缺问题。

报告中还提到,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多,以及城市化和中产阶级的崛起,人们对食物需求的量和种类都在增加,而生态环境却因此遭到破坏,因而饲养人类和动物都可食用的昆虫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认为,过去的食物主要是“主粮”,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逐渐转变过去以米面为主食的消费习惯,更青睐丰富多样的菜果茶、肉蛋奶等“副食”。因此,大食物就是要转变食物结构,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

昆虫学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在今年两会上提案建议,把食用昆虫加入国人食品目录清单。

虽然昆虫蛋白质含量高,有益价值和对生态系统的贡献都很可观,不过杨忠岐也表示,食用昆虫产业化还需国人克服心理障碍。(记者 陈美玲 杨军 编译 王瑾)

原文见11月3日中国日报头版转2版配插画新闻,英文链接:

https://enapp.chinadaily.com.cn/a/202211/03/AP6362fe71a310a1c5959c861d.html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