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有约】海盐雪水港村:“低碳村落”构建乐居型未来乡村

截至目前,雪水港村累计推广“柴改电”639户,减少柴火消耗约10.15吨,碳减排18.61吨,每年为村民增收13.89万元,雪水港村“推广土灶柴改电”案例也入选了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2022中国有约】海盐雪水港村:“低碳村落”构建乐居型未来乡村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2-11-01 10: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青年网海盐11月1日电(记者 曹迪)走进浙江省海盐县通元镇的雪水港村,一座座小洋房傍水而建,宽敞又整洁的道路上偶尔见到几个村民经过,村子里一派恬静安然的气息。

雪水港村一角。 中国青年网记者 曹迪摄

曾经,雪水港村并不是这般景象。当时因为矿山开采等原因,环境遭到破坏。2006年,雪水港村关停所有矿厂,恢复和重建因采矿损毁的植被,全面实施复绿。如今,雪水港村不仅生态环境得到了提高,村民们更是将“低碳生活”的理念贯穿在日常生活中。

土灶“柴改电” 碳减排又增收

雪水港村党总支书陈余良介绍,2019年,雪水港村在浙江省率先实行“柴改电”。在不改变土灶原貌的基础上,土灶底部安上了电热体,从以柴火加热的方式变为电磁加热。用上电灶,村民们做饭时既保留了农村大锅烧饭的味道,也少了呛人的柴火烟味,同时也减少了空气污染。“现在锅体温度过高可以自动断电,柴改电之后可以说既安全又干净。”陈余良说道。

截至目前,雪水港村累计推广“柴改电”639户,减少柴火消耗约10.15吨,碳减排18.61吨,每年为村民增收13.89万元,雪水港村“推广土灶柴改电”案例也入选了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推广清洁能源 争做“零碳村”

如今,雪水港村正在优化村庄能源结构,大力推行分布式光伏,推进整村光伏项目建设。在村中漫步,随处可见利用光伏供电的路灯、栈道和连廊,村舍屋顶也铺放着太阳能光伏电板。“目前,雪水港村已建成光伏装机容量16兆瓦,全年发电量约1728万千瓦时,碳减排1.66万吨。未来两年,雪水港村计划再布局光伏2.8兆瓦,最终实现‘零碳增’。”陈余良介绍说。

雪水港村内的融禾现代农业产业园。 中国青年网记者 曹迪摄

当地还通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搭建智慧农业大棚19个,引进了融禾现代农业产业园、华维节水灌溉等千万元以上的农旅项目,为当地村民增加就业机会,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宜居便民的未来乡村

今年,雪水港村入选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试点,并以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乐居型未来乡村为目标,全力构筑“低碳村落”。通过未来乡村试点建设,雪水港村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更没有忘记要保障村民们的生活便利。

  雪水港村礼堂书屋藏书四千余册。 中国青年网记者 曹迪摄

近几年村内搭建了许多便民服务点,如建立了礼堂书屋,让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方便借阅书籍;健康驿站还配备了12导联心电图,为居民提供快速心电图检测,如果发现问题可以通过软件直接上传,请县级医院专家诊断。

在雪水港村的不断探索下,2021年全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157.61万,村民人均收入达4.39万元,也获得了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雪水港村构建的低碳家园无疑描绘了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画卷。

(曹迪)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