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有约】小小灶台“暗藏玄机”,“歪果仁”都忍不住点赞

在浙江嘉兴海盐县雪水港村,用秸秆、树枝作燃料的柴灶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快捷、清洁环保的电灶。

【2022中国有约】小小灶台“暗藏玄机”,“歪果仁”都忍不住点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1-01 17: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11月1日电(记者 董静) 食材下锅,按下开关,不一会儿,灶台上便冒起腾腾热气。在浙江嘉兴海盐县雪水港村,用秸秆、树枝作燃料的柴灶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快捷、清洁环保的电灶。电灶靠电力驱动,既保留了农家大锅烧饭的习惯,又减少了空气污染。

据雪水港村党总支书记陈余良介绍,为满足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清洁能源入村入户,2019年雪水港村在浙江省率先实行“柴改电”,在不改变土灶原貌的基础上,在灶底安装电磁灶,将以柴火加热的方式变为电磁加热。

几平米的农家土灶摇身一变成了清洁电灶,别小看这个“不起眼的”工程。目前雪水港村已累计推广“柴改电”639户,减少柴火消耗约10.15吨,碳减排18.61吨。

电灶烧饭不仅少了烟尘,更加绿色清洁,也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兴灶头画”得以传承。灶头画是一种与灶台紧密相关的乡土艺术,民间艺人以灶头为载体,用各色颜料在灶壁上绘制各种图案,用来装饰美化灶头,寄托美好愿望。

中国日报网外籍专家沃伦·辛格·巴特莱特正在聆听雪水港村电力驿站工作人员的介绍。

随“2022中国有约A Date with China”国际媒体主题采访团走进雪水港村的中国日报网外籍专家沃伦·辛格·巴特莱特认为,“柴改电”显然是一种更环保的做法,这样的升级既减少了碳排放,又使得灶台上流传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

雪水港村先行推广土灶"柴改电"项目,实现减少碳排放与传承非遗灶头画的双赢,该做法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雪水港村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打造生态宜居家园的尝试不仅局限在“柴改电”。近年来,该村持续优化村庄能源结构,大力推行分布式光伏,推进整村光伏项目建设。目前雪水港村已建成光伏装机容量16兆瓦,全年发电量约1728万千瓦时,碳减排1.66万吨。

巴西籍清华大学留学生孟泰龙正在参观喜番乐有机生态农场位于雪水港村的种植基地。

巴西籍清华大学留学生孟泰龙用“绿色”形容他眼里的雪水港村。他表示,这里的生态环境很优美,在“柴改电”等做法的助力下,雪水港村形成了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保护了这里的绿水青山。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