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遗产”也称“复合遗产”,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遗产概念和类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遗产地范围内,既有杰出的文化意义,也有不可替代的自然价值,单独选其“文化”或“自然”,皆不足以完整体现其突出普遍价值。于是,这类遗产以“双遗产”的面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于1987年申报成功首批世界遗产,其中“泰山”以符合7项突出普遍价值标准成为中国第一个“双遗产”。
伴随着世界遗产的全球性影响力不断增强,多种多样的新遗产类型竞相发展起来。2000年,“青城山-都江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值得注意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于2018年被列入一个新出现的行业遗产类型即“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时,原有的“双遗产”局面发生了变化。
2022年9月,兴化垛田也成为了“双遗产”,其被列入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皆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分支。这些新兴遗产类型进一步延续了世界遗产价值观,建立了与世界遗产平行的评估和发展体系,更关注于某个行业或某个学科领域,内涵更集中,体量更“轻”,能够更契合遗产地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被形象地称为“轻遗产”。
可以预见的是,我们未来会见到更多类型的“轻遗产”。“轻遗产+世界遗产”“轻遗产+轻遗产”构成的“双遗产”复合现象会越来越常见。
遗产地普遍珍视“名片效应”,有意无意地将“轻遗产”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并列在一起,亮明自己“双遗产”身份,借此提高自身品牌影响力。更多遗产类型的加持当然是利好,但同时也是“双刃剑”。一方面,“轻遗产”深化了遗产内涵、扩大了社会参与;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新挑战。在申报时,遗产地会把“轻遗产”的未来与当代发展背景密切关联,提出鼓舞人心的发展愿景;同时,“轻遗产”的社会意义和后续活化规划落实是遗产评估的重要指标。真正实现这些愿景、达到这些指标,需要付出极大努力。
保持遗产的真实、完整,是确保遗产价值得以延续、始终“不走样”的关键。在许多“轻遗产”所在的行业领域,遗产文化氛围、管理经验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需要补齐的“短板”。“保护”工作在世界遗产的后期管理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但对“轻遗产”则需更进一步,人们要具备平衡智慧和创新精神,能在将遗产内容贡献于社会进步、为遗产地创造新的发展路径的同时,仍守住遗产价值的底线。
10月26日,又一类新的遗产项目在西班牙诞生了。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布了全球第一批地质遗产地名录。中国7处地质遗迹入选。其中“云南石林喀斯特”“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都与世界自然遗产地有叠加关系,“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遗产地也正在申请世界自然遗产。
“轻遗产”不断涌现,“双遗产”不断增加,进一步开阔了公众的文化视野,提升了遗产资源的利用水平。中国是许多遗产新类型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并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积累的经验,推动世界遗产事业的发展迈向新阶段。
(齐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