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0月28日第七版截图
记者 朱友芳 郑彩雄
站在绿色稻田边,陈玉兰打开手机软件,无人机缓慢升上天空,开始喷洒农药。与此同时,陈玉兰微笑着和丈夫瞿俊志聊着今年的收成。
今年44岁的陈玉兰来自湖南长沙浏阳市的新云山村。“无人机可以自动飞行,避开障碍物,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10亩农田的农药喷洒作业,这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她说。
陈玉兰正在操作无人机喷洒农药。彭红霞 摄
除了无人机,陈玉兰还可以熟练操作拖拉机、收割机、抛秧机等农机设备。在先进技术和农机设备的支撑下,她一个人就可以管理1300亩的土地,还带领120名农户增产增收。
农忙时节,由于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陈玉兰的皮肤变得黝黑。陈玉兰说,现在她可以不用再进城打工了,在家乡的农田里就能赚到足够多的钱。
为了响应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号召,她种植了900亩双季稻、300亩单季稻以及70亩烤烟,在淡季的时候,她还利用大棚来种植蔬菜。
今年8月份,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将全省60个专业合作社列为现代农机示范合作社,陈玉兰经营的思蕾农机合作社是浏阳市唯一一家获评的合作社。
时间回到2009年,为了照顾家人,陈玉兰辞去了在广东的工作,回到家乡。当时她根本没想过会成为一名女农机手。陈玉兰18岁就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打工。因为要经常出差,她对大城市的工作并不满意。工作几年后,她回家了。
新云山村的村民主要种植水稻、烟草和蔬菜。一开始,陈玉兰和丈夫一起干农活,从早干到晚,但是陈玉兰很快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
“喷洒农药是很恐怖的。当时是人工操作,拖着长长的喷药管、背着特别重的药水箱是很辛苦的,这个工作不适合柔弱的女性。”陈玉兰说。
喷药的活很辛苦,以至于她有一次回到家后哭了。陈玉兰16岁的女儿陈思蕾回忆道,“妈妈完成一天的工作后时常会累得不愿动弹。而作为她的女儿,我也得帮忙干活。”
陈玉兰意识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2017年,她和同村其他5家农户一起成立了浏阳市思蕾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并开始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合作社现在已经有30名成员,拥有40台价值超过500万元的农机设备。
陈玉兰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彭红霞 摄
如今,一架无人机一天可以完成200亩的喷洒作业,这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成本。“有了农机助力,干起活来轻松了不少。”陈玉兰说。
在陈玉兰一家生活得以改善之后,她开始帮助其他村民增收致富。合作社在农忙时间招收了40人,一年开出的工资有45万元。
新云山村党总支副书记李伏珍表示,“陈玉兰不仅通过现代机械化农业致富,她还创造了就业机会来帮助乡邻增收,成为了农业发展的致富带头人。”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通过财政补贴等举措,加大了对农村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陈玉兰觉得应该更加努力地工作来回报。
陈玉兰说,未来几年,合作社将改善农业服务,带动更多乡邻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陈玉兰计划建成一个集育、耕、种、管、防、收、加、贮、销于一体的水稻设施栽培示范基地,从种子到大米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也打算借此机会推出自己的有机大米品牌。
(喻慈雅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