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访谈 | 让二十大精神在银川落地见效、开花结果——访党的二十大代表、宁夏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 市长赵旭辉

代表访谈 | 让二十大精神在银川落地见效、开花结果——访党的二十大代表、宁夏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 市长赵旭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0-22 15: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让我们动容共鸣。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一大法宝。党的二十大代表、宁夏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市长赵旭辉和银川人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一步步变成可能、现实。

赵旭辉说,聆听《报告》,我心潮澎湃、充满力量,感受到了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明确、使命昭然,激励着我们勇毅前行。

建设先行区,首府银川必须先行。发挥首府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服务保障“三个作用”,打造引领带动全区先行区建设的“强引擎”。

近年来,银川市坚持把绿色作为先行区示范市建设的最鲜明底色,突出“一山一河”,东治沙、中理水、西护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累计恢复治理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面积5500亩,黄河银川段水质稳定保持II类进出,空气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85%左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5%、居西北省会(首府)城市之首,率先在全国以立法形式确立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携手沿黄9省区共抓大保护、协同大治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融入日常。

银川市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10年间GDP平均增速7.6%,稳居全区半壁江山;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4%,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产业规模超过450亿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全社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8.4%、投入强度达到2.01%,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获评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

银川市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着力破解创新主体少、高精尖人才缺等问题短板,借助平台汇人才、贴合产业引人才、因地制宜育人才,加强与东部科技强省的创新联动,鼓励引导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上下功夫,力争到2026年,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面落实“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部署,把发展的主攻点放在产业上,坚持一产抓特色、二产抓延伸进而抓集群、三产抓扩容、整体抓提升,加快推进“两都五基地”建设。夯实新材料产业基础,延伸拓展新能源产业链条,提升新食品产业能级,力争到2026年,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进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方阵,葡萄酒、高端奶产业集群进入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方阵。全力以赴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化细化“六大提升行动”,努力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幸福、日子更红火。

《报告》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每学一遍都有不同体悟、更深收获,我将抓住近期集中学习的契机,将《报告》作为“枕边书”、“案头卷”,原原本本学、结合实际学,把会议精神带回去,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宣传好、贯彻好,确保二十大精神在银川落地见效、开花结果。(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