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 靳昊《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9日 04版)
【我从一线来】
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让我心里头奋斗的火苗燃得更旺了!
我今年33岁,来自全国劳模时传祥生前工作的地方——北京市东城区环卫中心十所。2011年,退伍在家的我参加环卫中心的招聘。
面试官问:“你知道时传祥吗?”
“知道,课本里学过。”我说。
面试官又问:“你怎么看待环卫工作?”
我答:“靠劳动吃饭!”
第二天,我收到录取通知,成为十所“三八女子抽粪班”的一员。
十所有个传统,新入职的员工,都要先到时传祥纪念馆参观。报到那天,老班长把我带到了纪念馆。“咱们这儿15年没进过女孩了。”老班长看着我,打心底里高兴。
抽粪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粪管又厚又沉,一加压得有上百斤。向师傅请教,自己反复练习,终于能操作得干净利落。每天早上5点半不到,我就出门。和同事们吃完早饭,7点准时出车。
我们班组负责160多座粪井的粪便抽运。这一带位于二环内,老四合院很多,居民如厕主要靠胡同里的公厕。为了方便居民,我养成了很多“习惯”——不在早高峰进入胡同作业,不临近午饭时间作业,作业时保证干净、迅速……
胡同里很有人情味儿。给我打伞的老奶奶,捎来冷饮的街坊,送来锦旗的阿姨……想起他们,我这心里特暖和!近年来,通过背街小巷环境整治,一条条胡同更规整更漂亮了。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让公厕有了质的改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全年无味”,还融合了很多个性化设计。
劳动最光荣!我想说,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的字典里没有“躺平”!我们要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让工作有奔头,人生能出彩!
(本报记者 靳昊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