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时光】南极车 贵阳造!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打造“国之重器”

【二十大时光】南极车 贵阳造!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打造“国之重器”

2022-10-18 18: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连续七年,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合作开发的“南极”系列全地形车完成多次南极科考任务,实现了大型科考装备的国产化突破,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也是詹阳重工的“明星产品”。

今天,贵阳网·甲秀新闻记者来到詹阳重工,一起探究“南极车、贵阳造”背后的故事。

走进厂区,一辆辆“体型彪悍”的全地形车着实吸引眼球。“全地形车为特殊环境专门研制,整体式橡胶履带通过性非常强大,双车体的结构可以保证科研人员的安全,水陆两用的特性能够适用多种应用场景。目前,全地形车已应用于消防救灾、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杨强指着身边的“大块头”介绍说。

南极车是全地形车的变形升级版。从2006年开始,詹阳重工就开始研制生产全地形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经过多年的国产化研发,全地形车终于亮相登场。

但是,从全地形车研发成功,到南极车实际参与南极科考,中间相隔时间长达两年。问及原因,据当时负责南极车研发的工作人员李林介绍:“南极环境十分恶劣,风力大、温度低、紫外线强、地形复杂。为模拟极地的工作环境,团队花费近两年的时间,去到新疆、西藏等地做了大量实验,只为保障南极车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顺利完成科考任务。”

就这样,为攻克难题,如期交付,詹阳重工前后共投入200 余人,夜以继日参与研发生产。两万余公里试验、20 余项发明专利 ……南极车“问世”的那一刻,团队所有工作人员喜极而泣。

研发成功的南极车,乍看起来不太起眼。但实际上,它的最高行驶速度可达60公里/小时,能在-41℃至40℃的环境下工作,在南极承担着考察队员通勤、物资运输,冰盖、海冰探路、人员搜救脱困等任务。

2015年,当南极车真正行驶在南极恶劣的环境中,顺利通过巨大冰缝,配合完成科考任务,所有人都竖起拇指大力点赞,“南极车、贵阳造”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四年间,詹阳重工生产的南极车“南极1号”驰骋广袤冰原,行驶近万公里,配合科考队员出色完成南极科考任务,成为南极科考利器,并在2018年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在“南极1号”的基础之上,詹阳重工在噪音、底盘等方面都进行升级改造,于2019年推出“南极2号”,其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等得到全面提升。与“南极1号”相比,“南极2号”改造了底盘行走系统,应用了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了低温性能和耐磨性能,还优化了人机工程,其后车加入的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改善了车厢“小环境”,让科考人员乘坐更舒适。

“通过电视看到考察队领队竖起大拇指时,我们都非常激动,这不仅是对国家的认可,更是对詹阳重工的极大鼓励。”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研发团队无比感慨。他们认为,没有拼搏就没有创新的源泉,詹阳重工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一直不断创新,不断取得突破,这是詹阳重逐步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薪火相传,厚积薄发。拥有80多年历史的詹阳重工,围绕新型工业化战略,形成特殊产品、特种工程装备、应急救援装备和常规挖掘机等产品板块,先后获得专利200多项,产品销售遍布亚洲、非洲、美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