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辉县市“减县补乡”政策的落实,45名市直人员于5月16日下沉到胡桥街道从事基层执法工作,在五个月时间里,大大改变了过去基层事多人少的窘迫境地,为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定基础,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干事创业活力。
一支队伍管执法。胡桥街道辖区内1条高速、4条城市景观道路穿境而过,辖区综合环境成效成为进入辉县的“第一印象”。然而,由于多年来基层没有执法权责和执法队伍,造成辖区沿路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破损广告等严重影响市容秩序问题久而不治。为解决痼瘴顽疾,胡桥街道党工委综合执法工作涉及的市容、环保、规划、土地等不同领域执纪处罚事项,抽调原城管、国土、环保、交通等20名市直下沉人员组建了胡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同时,在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内部下设城市管理、国地规划、环境保护三个中队,实行“1+3”的工作架构,既统一领导、集中行动,又分工负责、协同作战,实现事有人管、违有人纠、责有人担的管理新格局。
市容整治出重拳。商贩沿街叫卖占道经营、传统庙会占道集会既影响市容秩序和交通通行,又与当前疫情防控期间减少人员聚集政策相悖。综合执法大队城管中队按照先清理马路市场,还路于民的工作思路,在前期政策宣传、教育规范基础上,从5月24日,开展了常态化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行动,采取定点打击、错时上下班、定人管理等措施开展综合整治,共治理占道经营324余处。在刚性执法的同时,对暂扣物品的商户实行“柔性”处罚。特殊困难群体、违法行为轻微不予处罚,多次违法行为的商户,由执法人员聘请为“一天城市协管员”,随执法人员一同参与日常巡查管理,将心比心,使其亲身体会执法工作的难处和不易。通过刚性执法与“柔性”处罚,在起到管理效果的同时,也让广大商户对市容管理工作有了更多理解和支持。
耕地保护守红线。“我在我自己的地上盖房,凭什么不让盖,今天不给我个说法,明天我就去市里上访”。6月14日,辖区一村民气冲冲的来街道办讨要说法。守住耕地红线,就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综合执法大队国土规划中队紧紧围绕违法用地这条主线开展工作,一是开展违法用地日常巡查,将辖区分为五个巡查区块,每个区块安排专人负责,每周巡查不少于两次;二是加大政策宣传,积极与各行政村沟通对接,通过大喇叭、微信群、宣传标语和发放宣传小手册宣讲耕地保护政策,同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开通举报热线电话6119937,及时受理群众举报。通过日常巡查和群众举报,5起违法用地行为在违法初期得到及时发现和制止,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三是坚决打击违法用地行为。及时核查疑似卫片违规图斑和疑似耕地建房图斑,对6处认定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了询问、现场勘验、下达《限期拆除通知书》,逾期未拆除的,依照程序依法进行强制拆除。
生态治理护“绿线”。百泉河流经胡桥街道8个行政村8.1公里,作为辉县市的母亲河,河水是否污染、水质达标与否都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执法的重点。综合执法大队环保中队坚持日常巡查与各村河长制巡河同频共振,协同作战,提高巡检频次、效率,责令整改涉污企业18家,对2处疑似污水自排现象及时予以封堵;建立河水定期抽检机制,6月份对胡桥辖区百泉河8个不同河段水质进行抽检检测,使治理措施更有科学性、针对性,确保了河水水质达标。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站在新的起点上,胡桥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将以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和“减县补乡”政策落实为契机,务实重干,砥砺前行,为胡桥街道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执法保障。
(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