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冯晓玉 实习生 李绍忠/文图
黄水乡位于辉县市西北豫晋两省交界处,多年来受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的制约,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黄水乡党委、政府经过多方调研,征求乡、村两级意见,认为经济要想发展起来必须先把形象这颗梧桐树竖起来。今年开春,黄水乡党委、政府乘着辉县市创建农村四好公路的东风,一场以绿化、美化为重点的四好公路创建战役在黄马路、高黄路全面打响。
黄马路是进出黄水乡南大门的主干道,也是毗连洪洲产业集聚区的纽带,更是承载黄水乡门面的形象路。高黄路是通往高庄乡及连接229省道的必经之路,沿线涉及牛王庙、朱凹、白马峪、河西四个行政村,人口密度及车流量仅次于黄马线。乡党委政府经过把脉问诊后,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决定把两条路放在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的高度去整治。
面对路肩杂草乱生、垃圾成堆、村民门前私自开垦的菜地、私搭乱建的彩钢房等突出问题,乡村两级政府逐村精准调研,一个难题一个难题拿方案,探索除了“土洋”结合的办法。“土办法”即倾听广大群众的心声、征求群众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洋办法”是组织专业设计人员考量形成统一的意见。土、洋办法相互结合,双管齐下,为工程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环境。
通过实施协调推进的创四好公路工作模式,特别是大力实施的绿化工程,黄水乡东、西两条道路出入口的门面形象已焕然一新。形象的王牌已悄然出手,相信不久的将来,发展的金凤凰定会徐徐展翅飞向生态黄水这片沃土。
(李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