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街道成立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评比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街道班子成员任副组长,街道主管部门党员干部及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组员。突出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坚持用人居环境整治检验干部能力作风,将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作为检验干部作风能力的试金石。
小组成员除工作日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外,还利用周末加班带领村级党员群众对各村主干道和公共卫生地段进行清洁、打扫,整治各种违建、线路蛛网、占道经营及“牛皮癣”等现象,形成“领导带头干、党员专心干、群众一起干”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城关街道先后召开人居环境相关专题会议7次,开展环境集中攻坚行动11次。
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李宏睿带领街道城建办和执法协调办工作人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街道辖区主干道两侧29根废旧线杆进行拆除,优化了群众的出行和生活环境,打造了疏朗有致的城市天际线。
南关村党支部书记赵红利、花园村党支部书记张忠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环境整治一线,带头开展“清脏治乱”行动。他们弯下身子,撸起袖子,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对村内房前屋后及公共区域杂草、垃圾杂物等逐一进行清除。
强化工作机制 促进常态开展
城关街道建立“日反馈、周通报、月点评”的工作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各村年度考评,倒逼责任落实,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完善“双报到”人员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工作机制,激发“双报到”单位党组织在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发挥,依托各社区具体实际,积极引导“双报到”人员参与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目前,各村结合工作需要,暂定每周五为各社区“双报到”主题活动日,有序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确保党旗飘扬在基层治理一线。
广泛宣传动员 营造浓厚氛围
城关街道累计制作悬挂50余条环境整治宣传标语,48个“垃圾入桶、不落地”告知牌,引导各村将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充分营造宣传氛围,利用公众号、微信群、宣传栏等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及时报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动态,宣传报道好典型、好经验、激励先进,形成人人关注人居环境的浓厚氛围,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让村民的观念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群众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保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明显提高。
深入有效治理 城关镇换新颜
开展背街小巷“洗街行动”。今年以来,城关街道共拆除违建67处,清理残垣断壁、废弃围挡,清运垃圾28300余立方米,做到“五堆”清零和“三无一眼净一规范”。
开展城市绿化“梳妆行动”。街道党员和各村党员干部齐上阵,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推进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四旁”绿化。今年新栽种四季常绿植物73000余棵、赏花类植物3300余棵、果树40棵。
开展城市空间“美颜行动”。对损坏、乱涂乱画的墙体全面美化提升,粉刷美化墙体6800平方米,西关村、南关村、冯庄村、城内村积极打造党建文化墙及党建文化广场,形成了一批精品街景。
辉县市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军强说:“下一步,城关街道将继续增举措、加力度,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强化责任担当,持续巩固探索长效机制,推进人居环境工作由‘清脏’向‘美化’转变,由‘一时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居住环境由‘干净、整洁、有序’向‘美丽宜居’转变,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商‘四宜’新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