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风光千帧画 满园人文万卷诗——写在淮滨“走读淮河”文化园开园之际

来源:newwap.baoxiaofeng.com    2022-10-08 09:49
2022-10-08 09: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淮滨与淮河,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10月1日,以淮河文化为主题,集文化展示与体验、旅游休闲与观光、研学与培训于一体的淮滨县走读淮河文化园正式开园迎宾。这颗璀璨的明珠,正式镶嵌在淮河之滨,响亮淮滨,闪亮淮河。

淮滨,因淮河而得名,也与淮河同悲同喜。当水患大县蝶变为滨淮福地、临港强县,淮滨与淮河的故事,也在这里掀开了新的续篇。

走读淮河文化园就是这续篇里,深情而厚重的一页。

十年前,这里还是上游60平方公里内涝水下泄淮河的行洪滩区,是杂草丛生的沼泽滩涂地。

一任接续一任干,干群齐心把事办。如今,这里已换了人间,成为淮滨“水景生态园林文化”的城市名片、中国淮河文化全景体验目的地。

将淮河流域的人文、历史、风俗与水利工程巧妙嫁接融合,变涝灾地为诗情画意的生态城市园林,是淮滨以人为本、打造“生态港城、水景淮滨,美好生活看信阳”城市品牌的大手笔,也是淮滨叫响“漫游淮滨·读懂淮河”文旅品牌的最佳注脚。

一座文化园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融合人文景观工程、水系连通工程、文化活动场所等元素,走读淮河文化园无疑是以文化人和文脉传承的鸿篇巨制。

“一日走完千里淮河”,是走读淮河文化园的精髓所在。

这里有浓缩版的“小淮河”。“小淮河”全长1.8公里,河道蜿蜒曲折、波光粼粼,两岸岸芷汀兰、郁郁葱葱,沿途分布着沿淮三省十市的市树市花,尽现淮河风光。

从上游到下游,南阳的太白顶、淮源亭,淮滨的孙叔敖祠,信阳的淮上茶园,阜阳的管鲍祠,淮安的镇淮楼、射阳簃,高邮的文游台,扬州的五亭桥,兴化的郑板桥书画院……三省十市具有浓厚文化历史背景的地标性建筑被依次复制。

一个个著名的淮上景点独立而不孤立,融合而不违和,让人移步易景,流连于优美的淮河风光之时,也被一个个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所吸引,尽览淮河文化。

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心打造。这正是淮滨当政者的用心、匠心,也是淮河儿女的舒心、暖心。

曾是荒野,曾是滩涂,今朝为锦园秀水;几多人物,几多故事,一日读淮河风流。

快来这里,穿越时空,跨越地域,与历史对话,与文化邂逅,品味千里淮河的气象万千,感受今日淮滨的宁静致远……

(时秀敏 韩浩)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