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淮滨县走读淮河文化园“十一”正式开园迎宾

来源:newwap.baoxiaofeng.com    2022-10-08 09:48
2022-10-08 09: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不用费时费财出远门,像江苏淮安镇淮楼等十个沿淮著名景点,在这里就能被欣赏到,真正实现了家门口一日走读淮河。”

一任接续一任干,干群齐心把事办。10月1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接续奋斗和82万淮河儿女历经十几年的披荆斩浪、艰苦奋斗和戮力前行下,淮滨县走读淮河文化园正式开园迎宾,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式镶嵌在12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光芒万丈、华美耀眼。

淮滨县委、县政府在走读淮河文化园西大门隆重举行开园仪式,活动现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礼赞祖国的凯歌激荡、嘹亮,火热的气氛一次又一次被掀起。

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吕旅,省纪委派驻省文旅厅纪检组副组长王杰,市政府副秘书长任俊,民建信阳市委主委贾作平,淮滨县委书记梁超,县委副书记、县长谷光亚,县人大主任潘高日等领导出席活动现场。谷光亚主持开园仪式,梁超致词,吕旅宣布走读淮河文化园正式开园。

走读淮河文化园位于淮滨县新老城结合部,是上游5个乡镇60平方公里内涝水下泄排入淮河的主要通道,面积4620亩,多滩涂地和低洼易涝地。

“过去,这些地看着可惜,种起庄稼来却没收成。一到下雨天,就走不进去,我们看着这么大块地,真的是干着急。”市民蔡振涛告诉记者。

为了变水害为水利,2012年,淮滨县按照“以水为魂、以文为脉、点亮淮滨”的发展理念,高标准规划走读淮河文化园项目。项目秉承 “梳文”“理水”“建园”“造市”的设计策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按照淮河走势和流域形状,在原有河道上进行清理形成浓缩版“小淮河”。

“园内建有淮河流经的3省10市具有浓厚文化历史背景的地标性建筑,像南阳桐柏山的太白顶、淮源亭,信阳的淮上茶园,阜阳的管鲍祠,淮安的镇淮楼、射阳簃,高邮的文游台,扬州的五亭桥、郑板桥书画院等10个景点,在这里都被1:1复制。”淮滨县走读淮河文化园管委会党组书记刘庆说。

记者登上“走读淮河”文化园的制高点镇淮楼,深深为眼前美丽的画卷而震撼。极目远眺,观熙熙攘攘的游客打卡拍照,刘庆万分激动,“这里,真正实现了‘千里淮河在淮滨,一日走完千里淮河’的文化旅游体验,广大游客在尽情领略优美的淮河风光时,还能体验到灿烂的淮河文化。”

小桥流水,蜿蜒曲径,绿草如茵。俯瞰园区,绿化带镶嵌在水域周围,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映生辉,美不胜收。

“你看,这里围绕小淮河,建设了多个仿古建筑,并结合现代风格,将逐步成为‘吃、住、行、游、购、娱’的生态体验地,有水、有绿、有文、有业、文旅融合发展的城市休闲观光度假目的地。”刘庆讲道。

“这是一个节假日的好去处。以前城区内缺少足够的公园供孩子们游玩,每到节假日孩子们都是窝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对孩子的眼睛伤害很大。现在好了,周末可以带着孩子来公园游玩,真开心。”

曾是荒野,曾是滩涂,今朝为锦园秀水;几多人物,几多故事,一日读淮河风流。

此刻,每一位淮河儿女的内心都激情澎湃,“爆赞”!

(符浩/文 未署名图片由县委宣传部 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符浩)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