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将迎今年观测水星绝佳时机

来源:新华网
2022-10-07 14: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天津10月7日电(记者周润健)观赏神秘水星的窗口又将打开。天文科普专家介绍,10月9日,水星将迎来今年第三次西大距,这次也是今年观测水星的绝佳时机。届时只要天气晴好,在日出前的一个小时,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借助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甚至是肉眼就可观测到平时难得一见的水星。

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体积最小的行星。由于距离太阳过近,水星大部分时间都会被黄昏或黎明的太阳光辉淹没,只有当它与太阳的角距离达到最大值(即大距,也就是28度附近)前后,公众才有希望一窥其真容。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修立鹏介绍,水星大距有东、西之分,东大距时,水星将作为昏星在日落之后的西方天空可见;西大距时,水星则作为晨星在日出之前的东方天空可见。

水星今年共有7次大距,其中西大距3次,东大距4次。这7次大距中有两次可以称得上是绝佳观测时机,一次是4月29日的东大距,一次就是10月9日的西大距。本次西大距,水星与太阳的角距离为18度,亮度约0.5等。

水星是否容易观测,并不完全取决于大距时水星与太阳的角距离,更重要的是日出或日落时的地平高度。“本次西大距,日出时水星地平高度约17度,远高于另外2次西大距和4次东大距中的3次,位于东偏南一点,地平高度非常合适。”修立鹏说。

水星是外部由岩石构成的类地行星,密度和地球几乎相同。为了全面了解水星,截至目前,人类已经向水星发射了三个探测器,分别是水手10号探测器、信使号水星探测器和贝比科隆博号水星探测器。其中,作为第一个进入水星轨道的人类探测器,信使号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如水星内部有一个磁场、水星北极地区贮存着数十亿吨水冰等。

“在所有类地行星中,人类对水星的探测活动次数是最少的,但并不代表着它不值得探索,恰恰相反,它的研究价值很大。只不过因为它与太阳实在是太近了,探索的难度比较大。相信未来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能有机会彻底揭开它身上的谜团,重新认识一下这颗行星。”修立鹏说。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