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展迁徙长卷,唱响脱贫史诗|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国庆震撼亮相

歌剧《山海情》让闽宁镇的故事再次被人们忆起,这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是一条跨越了400多公里的生态移民之路。

铺展迁徙长卷,唱响脱贫史诗|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国庆震撼亮相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0-03 09: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月3日电 9月30日,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的大力支持下,由国家大剧院与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联合出品、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荣誉出品的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拉开了首演的大幕。动人的音乐,真挚的演绎,《山海情》为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深情献礼,也成为了今年国庆节的一道绚丽风景。

唯美旋律,深情演绎,众主角唱演俱佳

国家大剧院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推出的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聚焦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人民的脱贫变迁史。歌剧的上半场讲述了“吊庄移民”政策指导下,西海固贫困百姓克服重重困难,搬迁到银川附近的平原;下半场讲述了在东西部协作制度的保障下,福建援宁团队帮扶宁夏百姓发展特色产业,走出贫困,建设闽宁村(后改名为闽宁镇)新家园。

演出当晚,吕嘉携手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管弦乐团与主演们一同全情投入,以高水准的演唱、演奏,饱含真情的表演,打动了全场观众。开场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唱段《苦脊甲天下》,唱词与旋律句句戳心,形象地展现了西海固地区“十年九干旱,路远沟连连”的地理环境,刻画出生活悲苦、出路难寻的百姓群像。饰演得福的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把西北汉子的率真、青年干部的坚韧和魄力,塑造得深入人心。演唱技巧游刃有余的他,开嗓便亮出浓郁的西北韵味。在唱段《圪梁梁上喊苍天》中,伤感、高亢的旋律,表达了得福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助心情。剧中的水花,命苦得令人心疼,也坚强得令人心疼。女高音歌唱家龚爽嗓音甜美,表演生动,把水花从渴望爱情的小女孩,转变为坚强女性的这一成长过程,塑造得极有层次。从水花的唱段里,似乎能听到作曲家对这个角色的偏爱。孟卫东把最美的旋律写给了水花,其中,《花儿三唱》是水花最具代表性的唱段,朗朗上口的旋律在剧中多次出现,在不同的情境中唱出不同的情绪,唯美而触人心弦。此外,她与得福的对唱《心中有个尕妹妹》曲调悠扬,刻画了年轻人互生情愫的纯真与美好。为了塑造真实可感的人物,导演王筱頔要求所有演员在对白部分使用方言,而对于饰演福建援宁干部陈金山的金郑建来说,要在满台的西北口音中,用刚学会的闽普完成台词,如同逆水行舟,难度可想而知。金郑建饰演的陈金山充满正义,又颇具幽默,他的唱段《走遍西北的山》,唱出了闽与宁两地的山海情深,也道尽了浓浓的家国情怀,令人心潮澎湃。梁羽丰饰演的得宝与吴梦雪饰演的麦苗,是剧中温暖的一笔,他们把青年男女的真挚、直爽,敢闯敢拼、勇于追梦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刘珊饰演的李太奶奶的善良慈祥,关致京饰演的农村老汉喊水爹的心系乡土,也令人印象深刻。

精良制作,诗意构成,打造当代审美下的现实主义风格

有别于电视剧的多景别、多视点、多线性的叙事方式,歌剧《山海情》力求在舞台方寸间有序地承载“天高地阔”的空间立意,突破舞台的局限去传达更多的信息。该剧舞美设计季乔有着丰富的视觉经验,他吸收、融入宁夏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运用“诗化”的空间语态,打造广博的戏剧意境。舞台空间被他分为二大区域,前区与后区。前区是现实主义的表达,使用写实的微缩景观,表现过去的生活场景;后区则是人文关照的表达,使用3米高的斜坡转台,写意地表达“致富之路”。斜坡面做了浅浮雕处理,以贺兰山脉的肌理结合宁夏岩画的特点,由下而上雕刻了从原始时期直至绿水青山的新生活。斜坡侧面,则以深雕的方法铸刻了迁徙过程中的不同瞬间,以及跋涉搬迁、耕耘劳作的百姓群像。此外,多媒体材质的运用克制而简洁,在两块冰屏间展示出天地朗阔的宁夏气象。舞台的影像与实景的多维景别转换、叠加,给观众们带来了想象力并使其沉浸于戏剧中。

人物造型上,服装设计阿宽力求还原西北农村百姓的衣着特点,仿照西北大风沙环境中的厚棉袄样式,以强肌理面料突出黄土感。开场涌泉村时的服装,设计为冬天、农民的形象;第二场到达闽宁村后,服装不变,但穿着方式发生了改变,或敞开、或撩着,体现了“撸起袖子加油干”,靠辛勤劳作创造未来;尾声部分,服装如田野上盛开的鲜花般五彩斑斓,体现了人们情绪和意识的变化,美好的未来已经到来。

山海情深,携手共进,再现闽宁镇发展传奇

因为真实,所以动人。歌剧《山海情》让闽宁镇的故事再次被人们忆起,这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是一条跨越了400多公里的生态移民之路。在“闽宁模式”下,曾经贫困的西海固早已破茧化蝶,成为百姓富足,安居乐业的特色小镇。据福建省东西部协作工作办公室统计——26年来,福建省39个县(市、区)、108个乡镇、227个村(社区)先后与宁夏9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闽宁镇、101个乡镇、211个行政村开展点对点、一对一帮扶。先后有12批206名援宁干部到宁夏挂职帮扶,累计帮扶资金44.28亿元,完成危房危窑改造2000多户,援建公路385公里,打井窖1.5万眼,修建高标准梯田22.9万亩,脱贫攻坚期内建设了110个闽宁示范村,在宁闽企(商户)近7000家,带动当地就业近10万人,援建妇幼保健院、医护培训中心等卫生项目323个,先后新(扩)建学校236所,资助贫困学生9万多名。

七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为人民谋幸福的战役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山海情》的故事,是党自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拓荒史诗中的一页篇章。歌剧《山海情》传扬了脱贫攻坚英模的事迹和精神,用动人的歌谣唱响中国百姓生生不息的奋斗史诗,用壮阔的交响,展现出一幅中国当代社会历史变迁、沧海桑田的波澜画卷。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