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光伏电站:已减排二氧化碳185万吨

作为全国第三批光伏领跑者基地之一,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骏马”光伏电站已累计输出绿电23.1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准煤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5万吨。

“骏马”光伏电站:已减排二氧化碳185万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9-16 15: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9月16日电(记者 马思)近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表示,作为全国第三批光伏领跑者基地之一,其投建的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骏马”光伏电站已累计输出绿电23.1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准煤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5万吨。在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同时,还利用项目推动沙漠生态治理,截至目前,已累计治沙1.6万亩。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

2017年,达拉特旗把荒漠化防治作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开始在库布其沙漠谋划建设占地10万亩、规模为2000兆瓦的光伏治沙项目。

2018年6月30日,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动工,并于当年12月17日实现一次性全容量并网发电。其中,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投资建设了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1号和4号项目,开创了133天建成300兆瓦沙漠光伏电站的先河,其中就包括“骏马电站”。

据了解,“骏马电站”充分利用与周围低矮植被、黄沙间的色差,由19.6万余块光伏板组成一匹奔腾的骏马,寓意“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骏马电站”不仅是国内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还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蒙西新能源总经理张利华表示,“骏马电站”采用“林光互补”模式,即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电站在光伏阵列间种植紫穗槐、黄芪等经济林,在光伏板下种植沙生灌草植物,实现防风固沙和生态修复,保护光伏阵列间地面免遭风沙侵蚀。同时,光伏板既能发电,又能挡风,改善板下植物的生存环境。

沙漠环境毕竟恶劣,如何确保“骏马电站”日常运维?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蒙西新能源达拉特光伏电站负责人苗瑞军表示,电站全部采用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组串式逆变器、电力载波通信(PLC)、智能IV诊断、智能光伏管理系统等,以此达到光伏电站智能化发电和运维的目的。

华为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华为组串式逆变器的多路MPPT设计,较传统集中式逆变器,可带来更多发电量;华为无易损件、自然散热等成熟技术,让逆变器在场站的高温和风沙环境中仍稳定可靠运行,不容易发生故障。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