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4亿人次,日均716.8万人次,高峰日发送旅客873.5万人次,客流平稳有序;累计发送货物6.5亿吨,同比增加4537万吨,增长7.5%,货运保持高位运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份让公众满意的暑运成绩单,饱含了民有所需、我有所应的真心,充满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智慧,也彰显了民生至上、奉献为本的为民真情,背后是铁路人的担当与责任。近些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加上新冠疫情危机叠加,很多行业都不景气,利润直线下降。但一直以来,许多大众服务行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宁愿亏本也要坚持为民,宁愿自己受累也让群众受益,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受到点赞理所应当。
不忘初心、为民服务,是长远发展的根本。一个人无论到了哪里,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一个企业无论发展如何,都不能忘了社会责任。国企也好,私企也罢,追求利润固然重要,但社会责任更需摆在首位。对广大百姓来讲,追求便利的出行,在什么年代都不过时,暑期旅游、学生离(返)校,出行高峰迫切需要更多的班列、便利的换乘、安全地到站等。这些需求就是导向,不懈奋斗的目标,当慎终如始、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坚持不懈,是创造业绩的基础。山再高,向上攀,总能登顶;路再远,持续走,定能到达。为民服务多一分,自身付出也会多一份;发展改进每上一个台阶,都会面临诸多困难。无论是解决旅客不固定的流量高峰,还是方便出行常客的特殊需要,采取“一日一图”,推出“计次票”“定期票”,技术上的突破至关重要。但事实充分表明人在人为,困难永远压不倒倔强之人,拦不住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只要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就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实现经济和名声双赢,也就顺理成章。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自身发展的路径。时代只会眷顾奋进者、拼搏者,不会等待犹豫者、徘徊者。要始终保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既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迫切问题,在整改上抓落实,也要主动俯下身子,在自我反思中改进,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好的体验感。一张暑运优异答卷,有“一体化核验”的疫情防控创新,有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客车加挂车辆模式创新,也有“让信息多跑路、让货主少跑腿”的胸怀。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今后的答卷必然更加完美。
交通出行越来越方便,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奋斗精神,主动对标群众的所需所求,铁路发展就不会迷失方向,在为民路上结出累累硕果。(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