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崆峒:看!“三农”发展十年变迁路

大秦乡腾堡村和大张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集中连片示范点 魏丽/摄 “攒钱送媳妇去北京学技术种蟠桃”是寨河乡田河村村民朱闯路和媳妇梁雪艳和驻村工作队一起探出来的“致富路”。

平凉崆峒:看!“三农”发展十年变迁路

来源:中国甘肃网 2022-09-06 09: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山河远阔,枝叶关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崆峒区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发展的重大部署,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推动全区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三农”工作新体制牢固确立,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获得感持续提升……

十年,是时间的刻度,也是发展的标尺。

这是砥砺奋进的十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35%,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50元,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这是笃行致远的十年,2021年全区粮食总产量可达19.38万吨,累计播种蔬菜8.59万亩,总产量21万吨,肉牛饲养量达到22.58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1.42万只、猪饲养量达到13.73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125.94万羽、肉蛋奶总产量3.9万吨。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步履铿锵。

从崆峒山下到泾河两岸,从东西川道到南北二塬,每一台轰鸣交响的农机,每一张饱含希望的笑脸,每一阵绿了青山的微风,都迎着光的方向……在广袤的崆峒大地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顶开了厚重的泥土,奋力生长。

业之变:“革新”不止

“玉米和大豆能种在同一块田里,保障玉米产量的同时还能多收一季豆,真是一举双得。”

“技术人员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种起来放心得很!”

红日初升,清风徐来。崆峒田野春意正浓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得到了崆峒区大秦乡众多农户的关注和讨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最主要的禾豆间套作模式,是传统间套种技术与机械化、标准化种植相融合的创新发展,也是统筹资源、稳粮增豆的有效途径。简言之,就是“玉米不减产,种植一茬豆,同一地块大豆、玉米共生,达到一季双收目标”的一种种植模式。

稳粮增豆,一亩双收,绿色发展。2022年,崆峒区大秦乡按照“4+2”套种模式,在腾堡、大张、西九、苏家等4个村实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00余亩,并在腾堡村和大张村建成了500亩集中连片示范点。

“只要风调雨顺,预计每亩产出大豆约60-70公斤,若按每公斤8-10元算,每亩可为农户增收大约520-800元。”大秦乡工作人员给出这一估值的依据是奖补政策、生产要素保障、技术指导服务的落地落实。

“今年,我们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落实惠农政策、加大培训宣传、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等措施,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同时,还协调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体机,可一次性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施肥、播种、开沟、覆土等作业。”崆峒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马海霞告诉记者。

专家讲得越来越细致,村民种得越来越有信心。

田间地头,大张村村民王文兴正和区里来的农技专家交流着:“大豆根部有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给玉米提供养分,玉米又能减少大豆受病虫害的影响。”

“我们这里养牛的人多,大豆营养价值高,玉米是大伙儿常年用来喂牛的饲料,这两样儿一起种,再合适不过了!”

“你看!这儿都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集中连片示范点!”记者顺着王文兴手指的方向望去,初醒嫩绿的两颗柳树之间挂着醒目的红色横幅:两茬玉米一茬豆,同步种植促增收。

田畴沃野间,一片片地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崆峒正在把期待变成现实。

  大秦乡腾堡村和大张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集中连片示范点 魏丽/摄

形之变:“拓荒”不止

“这是咱的事业。”崆峒区西沟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学说,每逢节假日,这个“有想法、能干事”的书记,都会忙得脚不沾地,但也乐在其中。

如画村庄,走完了脱贫摘帽的艰辛历程;阔步向前,乡村振兴,景色日新。

多年前,朱学带着自己在农家乐行业积攒的十年底气,把全村百姓的致富梦扛在了肩头。他说:“自己富了,也要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只有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才能更好的为村民办好事。”

于是,西沟村搭乘乡村旅游的快车开启了新征程:人居环境节点改造工程,整修加宽道路,修建排水渠、改造窑洞、铺设路砖、栽植花卉苗木、修建廊架凉亭……

“我们西沟村根据资源禀赋和特色,打造特色乡村,持续擦亮‘农业+旅游’名片,有垂钓、农家乐、核桃园、花椒园等一系列产业。现在每逢节假日,游客多,人气也很旺,随着乡村振兴的启动,老百姓对西沟村的发展很有信心。”朱学说。

走进白水镇打虎村,往日面貌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环境优美、整洁舒适,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农村。

“以前村里家门口到处都是柴草堆、土堆、粪堆,影响村容村貌,现在道平路畅、鸟语花香,留在眼前的是看得见花、乘得了凉、种得了菜、吃得了果的小花园。”村民马银祥谈起村子的变化赞不绝口。

打虎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勤告诉记者,“自创城行动开展以来,我村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镇村社干部上门入户,动员村民全员参与,对本村道路、河道沟渠、农户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清理整治。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对商铺签订‘门前五包’,将‘一处美’升级为‘片片美’。”

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过去的十年,在接续奋战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崆峒区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大农村改厕力度,乡村越来越美,乡村民宿、旅游等产业兴起,老百姓增收之路越走越宽广。

梦之变:“奋斗”不止

党的十八大以来,崆峒区全区上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在全区252个村落地开花。

扶贫工作队进驻,挨家挨户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搭建平台,创造脱贫致富的条件。

村里的优势资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村民们说,十年来最大的收获是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的问题弄明白了。

“攒钱送媳妇去北京学技术种蟠桃”是寨河乡田河村村民朱闯路和媳妇梁雪艳和驻村工作队一起探出来的“致富路”。

施肥得施羊粪,朱闯路在桃园旁盖了上边是羊、下边是粪的循环养殖型羊场;管护需要套袋,梁雪艳将纸袋一个个亲手套上去,待蟠桃成熟,再顶着烈日一个个摘下。

去年,在杜军红的建议和帮助下,梁雪艳夫妇注册“快手”账号“凉城燕子&茂丰种养殖场”,开启了直播带货,既卖羊、又卖桃,每晚9点开播,粉丝达到8000人。

朱闯路当主播,梁雪艳搞后勤。“‘挂上购物车’后,去年我们仅养羊就收入了10万元左右,主要卖到宁夏、庆阳一带。桃子卖得更远,上海、天津、杭州……”两口子说道,“一个人富不算富,所有人都富起来才是真的富。我们就想把这产业发展起来,让山沟沟里的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的发展,使村里出现“人才回流”。回乡的村民中,既有长年在外打拼的中年汉子,更有许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47岁的大秦乡三树村村民马金龙,用3年多的光阴,交出了一份工整的“作业”:流转土地14.5亩,建成丰禾兴荣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4栋连体大棚——大秦乡最大的养殖基地应运而生。

“我们每年向市场供应肉牛1000多头,年收入能达到600-700万元。”这份“作业”提供的不仅是乡村振兴阶段的产业红利,更是老百姓在家门口安心就业的机会。

“村里50岁左右的农民往往上有老下有小,外出打工有牵绊,在家又缺少致富门道。我就招聘村里村外的脱贫户员工来基地上班。”马金龙说。

大学刚毕业不久的马子濠也随着父亲马金龙返乡,他给牛添草的熟练劲儿一点也不输父亲。他说道:“我们合作社里还雇了十几个人种了200亩玉米,在这里打工,人均年收入大概能有4-6万左右。”

如何发展谋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崆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精品红牛为主,有机蔬菜、优质果品等齐头并进,“种、养、加、贸”产业链深度融合,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同时,该区坚持把农村综合改革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突破点,乡村旅游、现代特色农业、乡村文化复兴等产业的融合互促,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可持续发展,真真切切鼓了农民“钱袋子”。

  梁雪艳的“黄金蟠桃”成熟了 梁璐/摄

古老的土地终于不再沉闷,历史性巨变的车轮不可阻挡。十年来,崆峒区坚持有舍才有得,于不可为处有为,围绕农业现代化目标,念好“山字经”、舞活“产业链”、种好“摇钱树”,村庄美起来了,产业动起来了,村民忙起来了,人气旺起来了……沃野阡陌,山乡巨变,乡村正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革新”不止、“拓荒”不止、“奋斗”不止的崆峒——未来依旧可期。

通讯员 魏丽 梁璐 朱婷婷

(魏丽 梁璐 朱婷婷)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