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统一部署,长三角铁路将于9月1日起推广实施电子化补票。
随着互联网向纵深发展,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由各种信息充斥着。可以看到,万物互联已是主流趋势,那么我们的出行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从2018年铁路推行电子客票以来,铁路部门已在多个方面实行了电子化、智能化,就比如:自主选座、网络订餐、候补购票等,无不令旅客拍手称快。时至今日,铁路部门再次上新,将于9月1日在长三角地区推广实施电子化补票功能。可以预见这对于大部分旅客而言将有更大的获得感。
相比较于传统纸质车票而言,电子客票确实有多个优点。试想曾几何时排队购票是有多难,而且车票丢失后更是焦虑不安。自打电子客票出现后,我们的出行少了很多烦恼,换来的正是便捷出行、温馨出行。而今天,又即将在长三角地区推广电子补票,无疑是锦上添花,直接让旅客省去了当面补票的麻烦。可以想象,补票实现电子化后,只要持有效身份证件即可顺利通行,让补票环节的缺憾被填补,让出行真正实现便捷化。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电子化补票服务进一步简化车站检票流程,在应对客流高峰期时作用极其明显。
除了便捷的出行改变之外,在绿色低碳环保方面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众所周知,我国已承诺努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中国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在这一中长期目标的指引下,也必然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毫无疑问,电子补票的实施,是中国铁路倡导绿色低碳环保出行的重要举措。以每年数以亿记的火车票来算,将减少砍伐大批量的树木,长此以往带来的环保价值不可估量。如此亲民又环保的功能,日后必将将备受社会各界青睐。
诚然,电子补票的推广着实让人兴奋不已,但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群体,他们更希望面对面购票和补票。基于此,铁路部门完全是站在全面周到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实施电子补票的同时,继续提供“面对面”补票服务,同时保留现金支付方式,如此以来让不同群体都有了较大的满足感。要知道尽管我们极力倡导数字经济,服务智能化,但也要清楚地看到,那些手机玩不转、与时代存在鸿沟的老年群体依然不在少数,相反,他们更需要去关心。而铁路方面则是充分研判,采取新旧方案同步实施的办法,既回应了百姓需求,让老年人感受到最真切的关怀,同时也让数字科技蹄疾步稳向前发展,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为民服务永不停歇。电子补票功能的推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让便捷出行更顺畅,让补票环节少了一分缺憾,多了一分满意。我们也期待着未来有更多惠民、利民的暖心举措接续推出,让更多群体出行更便捷、更温馨。(文/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