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宁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全面总结了宁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5年来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
会议通报了宁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情况。宁夏教育厅、人社厅,石嘴山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单位在会议上发言,7家单位作书面经验交流。
宁夏银川市总工会全力深入推进银川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突出“三个聚合”,构建产业工作格局;强化“三位一体、”,凝聚产业工人力量;搭建“四个平台”,赋能产业工人成长;“三个提高”,改善产业工人生活品质。
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级高级能人才培训基地、石嘴山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吴作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构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人才高地,营造尊才,重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取得了良好效应。
宁东能源化工会基地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和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作用,开展技术工人“订单式”培养和资格认证,与21家院校建立政校企、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组织培训37期2671人次,每年定向培养技术工人400人,约万人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并取证。
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打破产业工人身份界限,破解管理与技术岗位、生产操作岗位间的壁垒,设置专业发展和管理发展两条通道,实现不同职务序列间人才职级1—23级无障碍发展。目前,职工平均2至3年可晋升一级,近2年培养技工1000余名,工程师300余名。
宁夏教育厅副厅长吴宝军说到,五年来宁夏教育厅把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抓制度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为宁夏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工人队伍壮大培训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宁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推出宁夏“五项举措”大力培养技能人才,提出要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式,让技术工人“长技能”;要拓宽技能人才职业通道,让技术工人“有奔头”;要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技术工人“得实惠”;要优化技能人才评级激励,让技术工人“有面子”;要维护技能人才合法权益,让技术工人“有尊严”。(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张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