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云”驾“数” 千年古镇插上“数字翅膀”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国移动江西公司通过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水平,推动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逐步完善“互联网+网格治理”服务管理模式,打造乡村基层治理“一张网”,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成效。

腾“云”驾“数” 千年古镇插上“数字翅膀”

来源: 央广网
2022-08-26 08: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作用,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

中国移动江西公司通过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水平,推动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逐步完善“互联网+网格治理”服务管理模式,打造乡村基层治理“一张网”,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成效。

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江南小镇,临湖镇。在这里,漫步在小巷磨得发光的青石板地面上,找一间用木板墙或土墙砌成的餐馆,点上一盘烟熏豆腐、一盘临湖特有的大蒜炒的豆腐干,再喝上一碗老板现磨的豆浆。慢慢领略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细细品味与历史文化的美妙邂逅。而现在,这座千年古镇正在乡村振兴浪潮的影响下,迎来了“数字化”变革的全新面貌。

5G+防溺水预警系统 筑牢暑期学生防溺水安全网

临湖镇位于饶北河畔,饶北河是哺育临湖人民的主干河道,但全镇水库和水埠头大大小小加起来近55个下水点,也是暑期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每年暑假,尽管镇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学生防溺水工作上,但前去游泳的学生仍然屡禁不止,溺水事件也时有发生。中国移动江西公司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创新性为临湖镇搭建了5G+防溺水预警系统。截至2022年8月,当地55个下水点均已完成防溺水预警系统的搭建。通过AI人脸识别+精准语音告警、信息推送+多方联动、远程喊话+实时监控、5G视频电话+语音连线、网格化管理+全流程闭环、应急处理+一键报警,六道防线守护学生生命安全。以“人防+技防+物防”的形式,全面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以前一到暑假,最怕的就是孩子会私自下水游泳。现在完全不用担心了,孩子只要一走到水埠头,我就能收到信息,防溺水系统还会自动打电话过来提醒我。”临湖镇的一位家长这样说道。事实上,自防溺水预警系统搭建以来,从起初的每天驱离上百批前来游泳的学生,到现在几乎没人下水游泳,全镇居民的防溺水意识显著提高。

数字赋能 构建全镇“数字乡村”一张图

临湖镇是全国首批数字乡村的试点乡镇,中国移动江西公司以数据驾驶舱为基本底座,通过整合综合治理和民生服务等一系列资源,立足场景数字化、管理高效化、服务在线化、应用便捷化,运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积极构建以“数字党建、数字安防、数字政务、数字环保、数字教育、数字养老、数字医疗、数字旅游、数字商贸、数字农业”十个子模块一体化的数字临湖平台。通过建设“数字临湖”指挥中心,形成数字服务网格,让乡村治理变得数字化、可视化、精准化。“数字临湖”系统能实现卫生清理、低保户申请、基础设施维护等功能,基本覆盖了所有民生事项。以往办件事,要找哪个部门、具体找哪个人、什么时候能够找到,群众要“跑来跑去”。而如今,只要在手机上把问题上传,后台就会直接安排对应的网格干部对接,让便民服务工作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了从坐等群众“找上门”到主动“走农门”的转变。

智慧云喇叭 打造集镇宣传一站直达

临湖镇共有15个行政村,167个自然村,目前全镇已实现中国移动智慧云喇叭全覆盖,通过云喇叭,可实现紧急通知、日常宣传快速直达。临湖镇每天定时通过云喇叭进行反诈宣传、防溺水宣传。疫情期间,通过云喇叭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极大地提升了各村的工作效率。

临湖镇的串堂班,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从临湖镇的智慧云喇叭投入使用以来,全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更丰富了。各村不仅通过云喇叭播放广场舞,还会定时播放串堂班戏曲。当地派出所更是因地制宜,以串堂班戏曲的形式录制反诈宣传进行播放,被临湖镇的老百姓津津乐道,广为宣传。

“智慧云喇叭除了具备宣传功能外,还带有监控功能,能为我们破案提供辅助依据。”临湖镇派出所的干警通过派出所大楼内的“数字临湖指挥分中心”,可以很方便地登录中国移动平安乡村平台查看云喇叭上的监控,不仅如此,老百姓家里安装的室外监控也可分享到平台上。目前,临湖镇有约500户平安乡村监控。

通过数字临湖一张图的构建,防溺水预警系统、智慧云喇叭等智能化系统的共同作用,临湖镇的社会治理更高效了、民生服务也更有温度了。不仅如此,临湖镇还在数字经济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下一步,会在数字农业、数字文旅、数字教育等方面重点推进,将临湖镇打造成一个历史古韵丰富、现代产业先进的千年古镇、智慧小镇!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