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龙-2H无人机成功实施四川高温抗旱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翼龙-2H无人机成功实施四川高温抗旱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8-25 20: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25日电(记者赵磊)今年7月以来,四川省遭遇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特旱,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较高。为缓解当地旱情,8月25日,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翼龙-2H无人机成功参与实施由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四川省气象局等单位组织开展的大型无人机人工增雨作业。预计本次天气过程将持续至29日,气象部门将密切监测气象条件,抢抓有力时机持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12时46分,翼龙-2H无人机从海拔约3500m的阿坝红原机场滑行起飞,按照任务要求在机场以南地区进行人影作业。飞行过程中,翼龙-2H无人机大气探测、催化剂播撒等功能正常,无人机系统工作正常、状态稳定,性能满足项目要求。16时36分,无人机顺利降落,共计飞行3小时50分钟,最大飞行高度7500米,使用点燃碘化银焰条20根。

此次作业的翼龙-2H无人机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无人机,可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具有“可精确探测、可迅速响应、可实时控制、可精准评估、可灵活拓展”的特点和“作业范围广、安全性能好、催化效能高、运营成本低”等优势,能为人工影响天气监测、指挥作业和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支撑。

此次作业的地点呈现海拔高、纬度高、温度低、气压低等特点,易造成人员、装备“高原反应”;同时,此次作业的气象条件复杂多变,风速风向变化较快,云层较厚,极易结冰。创新性地使用翼龙-2H大型无人机在高原成功开展人影作业,验证了“翼龙”的高可靠性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表明了“翼龙”具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意味着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了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对拓宽全球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场景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也为全球气象事业贡献了真实数据与宝贵经验。

利用大型无人机作业执行高温抗旱任务,是利国惠民、增加水资源的创新手段,为缓解高温旱情、促进有效降水起到了一定作用,也是响应国家抗旱救灾工程的重要表现,充分发挥了人影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党超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