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市后山苗绣:一针一线赢得海外青睐

一次贵州之旅,让西班牙华侨赵乃华沉醉于苗绣背后的文化和故事,他积极对接国外市场,助力绣娘们的作品走出大山、迈向国际。

仁怀市后山苗绣:一针一线赢得海外青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8-24 14: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贵州省仁怀市后山苗族布依族乡,赵乃华和苗族绣娘们展示绣品 刘玲玲 摄

一次贵州之旅,让西班牙华侨赵乃华沉醉于苗绣背后的文化和故事,他积极对接国外市场,助力绣娘们的作品走出大山、迈向国际。

今年年初,赵乃华受邀前往后山乡陇岗村考察当地民族传统刺绣、服饰、药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次近距离欣赏苗族绣娘们魔术般变幻的飞针走线,以及她们巧夺天工的传统刺绣,赵乃华为之震撼。

赵乃华亲自体验了一把刺绣手工艺的制作过程,苗族绣娘手把手教他刺绣,让他获得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幸福体验,从中也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后山之旅,也让赵乃华了解到当地苗绣在传承和推广中面临的困境。教他刺绣的这位绣娘,三年前被医生诊断为乳腺癌患者。

“刚确诊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极度奔溃的,但当我拿起针和线缝上几针,身心开始变得轻松。”这位44岁的绣娘在刺绣的过程中,逐渐和自己和解。“现在通过刺绣的收入,能够基本维持我的医药费用。我要努力活着,因为活着就有希望。”

绣娘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赵乃华。“苗族绣线描绘了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才能在漫长的岁月中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我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推进苗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后山苗族布依族乡坐落在贵州省仁怀市南端,总人口1万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到40%,有着“西苗故里”美誉。受环境熏陶,这里的苗族姑娘从小学习刺绣,传统的织布、印染、刺绣等技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仁怀市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实施“锦绣计划”,从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培训机制、资金投入机制入手,加大力度培养技艺传承人才,鼓励绣娘们积极带徒传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储备人才,培养好接班人,为仁怀苗族民间刺绣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开辟新途径。

但政府随之而来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刺绣销路不畅。刺绣的制作工期长,手艺复杂,价格也比较高,产出的刺绣难以打开销路。

“一件机绣的苗服只需200多元,而全手工刺绣的苗服要卖6000元以上,最高的能卖8000多元,这让很多顾客望而却步。”后山乡陇岗村绣娘李朝芬说道。

“尽管苗绣在后山得到了当地党委的大力支持,但市场还未完全打开,绣娘们的收入也仅仅能维持日常生活,要想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就必须要打开市场。”赵乃华说道。

今年52岁的赵乃华,是浙江绍兴人,现任西班牙中国投资贸易商会副会长。赵乃华希望通过他的人脉和资源,将这些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刺绣作品引入到海外市场,从而帮助大山深处的绣娘们,让她们生活得更有底气、更有意义。

回到西班牙后,他积极对接市场,在“2022中国苗绣公益展”上展出数十件苗族服饰、绣品以及配饰。这些民族特色产品得到了外籍人士的青睐,展出当天便售罄了。

“中国刺绣太神奇了,制作工艺相当精美,把绣服穿在身上,让我对艺术精品有了新的认知。”前来参展的西班牙市民胡安·曼努埃尔·奥赫达(Juan Manuel Ojeda)说道。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纺织织物出口金额达600万美元,其中刺绣产品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这让赵乃华看到了苗绣巨大的市场潜力。

他回到后山乡,和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工作室+支部+合作社+绣娘”的模式,着力通过订单生产刺绣产品,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时代在变革,刺绣也要推陈出新。赵乃华积极对接西班牙、墨西哥知名设计师,通过互联网平台,让这些品牌设计师与苗族绣娘们一对一合作,试图通过民族和时尚两种元素的创新融合,真正让苗族绣娘的手艺走向市场、走向国际。

赵乃华表示:“我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从年初到现在,通过订单生产刺绣、绣服等非遗物质产品金额达20万元,带动了30余名绣娘增收。”

“在赵先生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我的手工艺品也走出大山、走出国门了。我现在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苗绣未来可期。”绣娘李朝芬对于当前的生活以及工作非常满意。

下一步,赵乃华将携手后山乡共同推动苗绣技艺传承、产业发展,围绕苗绣产业,在平台、人才、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大力推动苗绣产业链发展,构建起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苗绣艺术发展的新格局。并积极拓宽海外市场,让“指尖上的技艺”变成“指尖上的幸福”,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杨军 罗望舒 编译 赵妍迪)

原文见8月24日中国日报7版 英文链接:https://global.chinadaily.com.cn/a/202208/24/WS63057beda310fd2b29e73e7f.html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