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萨拉乌苏”绘画作品展亮相北京炎黄艺术馆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8-22 16:51
2022-08-22 16: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20日,由喀什大学、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鄂尔多斯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市通州区美术家协会、北京市密云区美术家协会、新疆喀什地区文联美术家协会、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艺委会、中华文化促进会美食工作委员会协办的“秘境·萨拉乌苏——贺鹏飞绘画作品展”和“墨趣·抽象与具象之碰撞——贺鹏飞师友合作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同时开幕。

著名作家梁晓声致辞

国家发改委书画协会会长王思强致辞

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邱丽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喀什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薛云祥致辞

黄胄美术基金会理事会理事长梁缨致辞

广西大家育才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傅连城致辞

画家贺鹏飞致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宣布展览开幕

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著名作家梁晓声,中华文化促进会驻会副主席陈钢,国家发改委书画协会会长王思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党组副书记黎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骆根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喀什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薛云祥,黄胄美术基金会理事长梁缨,广西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军健,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杨文森,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会员部主任宋时兵,以及出版界、教育界、收藏界、体育界、旅游界、美食界等人士参加了活动。

开幕式上,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通过视频发表致辞,表达了祝贺。梁晓声、王思强、薛云祥、梁缨等先后致辞,贺鹏飞致谢。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王晓峰会长宣布展览开幕。

“秘境·萨拉乌苏——贺鹏飞绘画作品展”展出画家、出版人贺鹏飞近年来创作的个人绘画作品40余件,其灵感主要来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墨趣·抽象与具象之碰撞——贺鹏飞师友合作展”展出了贺鹏飞与蔡志忠、韩绍先、张志民、薛云祥、梁晓声等一众师友碰撞、合作产生的绘画作品60余件。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是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也是在我国最早发现和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因在乌审旗的萨拉乌苏河沿岸而得名。萨拉乌苏在蒙语中意为黄色的水。从空中鸟瞰萨拉乌苏河,浑黄壮阔,U型蜿蜒,闪耀着几万年前河套人的文明之光。本次展览作品包括油画、中国画、书法等多种形式。瑰丽磅礴的想象、极具冲击力的色彩和表现手法、旧石器晚期遗址的恢弘壮阔,不同风格艺术家打破框架、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合作,作品展示了充满各种奇趣和意料之外的惊喜。

贺鹏飞对家乡内蒙古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愫,近年来的创作灵感也大多来自于那里。在一次回乡采风的机缘下,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为他打开了一个神秘世界的大门。于是他将自己化身穿越时空的一粒微尘,就此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奇幻色彩之旅。他将那些斑驳的地质风貌、销声匿迹的远古神兽以粗犷、庞大、离奇、荒诞、可疑而又绚烂的表现手法冲击进人们的视觉中,直抵心脉,邀人共赴那场远古人类文明的色彩狂欢。

展览开幕现场,由贺鹏飞绘制插图,展示萨拉乌苏绵亘万年、传唱不息的文化与历史的小说作品《秘境·萨拉乌苏》同期出版。

  展览展期为2022年8月19日至22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