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养老服务,打造互助理念,助力文化振兴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8-22 15:09
2022-08-22 15: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解决养老服务问题,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六月中旬,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C柚相伴,安享晚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高桐村开展为期半月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他们以科学技术嵌入当地管理模式,为解决当地养老服务问题,打造互帮互助的文明理念提出了自己的的见解与策略。

造访村委,了解民情

资阳市高桐村,临近资阳市临空经济特区,同时也是通向资阳市饮用水源保护地老鹰水库的必经之路,是资阳市重要的交通枢纽。6月16日,实践队来到高桐村村委会进行当地的民情调查。

图一:实践队在高桐村村委会集合 刘彦摄

与村委会对接后,村副主任李勇给我们介绍了高桐村的年龄结构组成,主要以老人小孩居多,切实符合乡村空心化特点,村中的养老服务问题也是困扰着他们的重点难题,“时效性、必要性、特殊性”也是帮助老人的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图二:李主任给实践队员讲解高桐村民情 刘彦摄

以聚焦养老服务为题,队长莫峦奇携全体队员与李主任进行了关于解决高桐村帮助老年人问题的深入讨论,通过讨论,李主任也说出高桐村主要需要的是能够及时帮助到村里的老年人,在现有的村委会基础上更需要大的服务群体。而实践队也向李主任介绍了实践队自主开发的小程序“老幼所依”中的老年人端口——“银发助手”,志愿者的注册面向各类人群,有需求的乡村老人通过“老幼所依”线上服务平台后发出自己的请求后,收到消息的在线志愿者完成需求匹配,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三大难点。基于此,实践队与村委会达成一致目标,在高桐村进行小程序的使用试点。

深入乡村,推广程序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实践队以当地老鹰敬老院为中心,走访到高桐村各家各户进行小程序的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高桐村的主要人口组成是老年人口居多,但大多数老人都十分热情,积极学习新鲜事物,努力去了解我们所推广的程序,在程序的推广上我们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建立了高桐村党委组织,注册志愿者达到50余人,稳步推进助力高桐村养老服务完善。

图三、图四:实践队在高桐村推广小程序 田茜茜、李晨阳摄

“青春因报国为民而更加瑰丽,青年因使命在肩而更显勇毅”,这是在宣传过程中一位村民借用人民日报的一句话来向实践队表达对我们的期望,他希望我们能真正地让当地老人感受到养老服务的变化,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切实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也将砥砺前行,将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打造互帮互助的乡风文明理念,为解决目前中国乡村空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做出我们的贡献。

应用程序,服务帮助

在随后的几日里,实践队与高桐村村委组成志愿服务队,使用“银发助手”来匹配高桐村需要帮助的人群,秉持解决“时效性、必要性、特殊性”三大难点的理念,志愿服务队在高桐村来回奔走,从帮助村民解决手机应用难题到帮助村民下地摘瓜到帮助村委会、敬老院解决基础建设问题,志愿服务队帮助高桐村村民解决事件多达百余次。

图五、图六:实践队利用小程序帮助老人 李晨阳摄

在这期间,志愿服务队匹配到资阳市饮用水源保护地老鹰水库管理所的垃圾打捞人员的帮助申请,实践队前往老鹰水库与打捞员李爷爷见面。李爷爷告诉我们:“水库有很多非法垂钓分子,来钓鱼就会带来很多人造垃圾,污染水库的环境,我们要清理好他们造成的污染,我们要将资阳饮用水源保护好。”在李爷爷的带领下我们乘船前往老鹰水库各岸边清理垃圾,为资阳饮用水源保护地的环境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图七:实践队前往老鹰水库 刘彦摄

  图八、图九、图十:实践队清理老鹰水库的垃圾 刘彦摄

尽尽职责,文化振兴

实践队采取以科学技术嵌入当地管理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聚焦高桐村养老服务,打造互帮互助的乡风文明理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在线上完成“银发助手”的用户、志愿者注册,完成当地党委组织的线上建设,帮助当地村委会实行治理有效,在线下以志愿者的身份帮助通过“老幼所依”线上平台发出帮助申请的人们,最大程度地解决“时效性、必要性、特殊性”这三大难点,为高桐村的养老服务改善给予我们的最大帮助。

聚焦养老服务,打造互助理念,助力文化振兴,通过这半个月的社会实践,实践队从高桐村村委学到了许多,现如今,中国仍有许多空心化乡村的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实践队也将继续以我们所学到知识,开发好我们的产品,在磨砻淬励中增长见识与本领,将自己的才智挥洒在祖国大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