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准落实各项措施 全力应对旱情

来源:央视网
2022-08-21 09: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期,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我国南方旱情持续发展,各地发挥水利基础设施作用,科学调度,全力应对旱情。

目前,长江流域受旱灾省市水库蓄水总量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为抗旱储备了水源。在湖南永州,当地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加强水库调度和用水管理,1332座水库都安排专人负责管水放水,避免了“大水漫灌”;2093处农村供水工程都安排专人管理,杜绝了用水浪费。

当前,长江流域土壤墒情明显偏差,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其中,四川、重庆、安徽、湖北、湖南、江西6省市有三分之一县区土壤中度以上缺墒,十分之一县区土壤重度缺墒。

在四川,各类水利工程已引调水约2亿立方米,当地采取轮灌的方式,对受旱地区的农田进行抗旱保灌。在江西九江,稻田出现旱情后,水库骨干渠道采用低压管道通村,定时开闸,定量放水,农技人员指导农户根据稻田土质、地势,精准安排灌溉。

截至目前,长江上游水库群、洞庭湖水库群和鄱阳湖水库群,已累计向下游补水9.8亿立方米。

目前,国家防总继续维持针对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市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中央气象台8月20日18时,将气象干旱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预计未来三天,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地仍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