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王兴武|石桥古法造纸的传承与创新

非遗传承人王兴武|石桥古法造纸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8-19 17: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山地生活消费与非遗传承展现场

8月18日,国家山地旅游联盟总部外,山地生活消费与非遗传承展作为“山旅大会”(2022亚洲山地旅游推广大会)配套活动,与大会同期进行。贵州省丹寨县石桥村古法造纸的传承人王兴武受邀来到现场参展。这次他和同事带来了迎春纸、贵纸、花草纸、以及彩色纸四大类40多种纸,现场教授嘉宾制作花草纸。

石桥村的古法造纸属唐代造纸工艺,因制作技艺古老、纯手工操作而享誉国内外,被称为“中国古法造纸之乡”。2006年,具有“活化石”之称的石桥古法造纸被国家文化部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石桥村王兴武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王兴武向记者介绍石桥古法造纸 陈炜昕 摄

谈及造纸,王兴武滔滔不绝。据苗族口耳相传的历史,石桥古法造纸与蔡伦纸物出同源,有一千余年历史,当地人供奉蔡伦为神仙。历史上王兴武祖先是外乡来石桥逃难的移居者,他们将当地的构树皮结合古代中原的造纸术创造出了白皮纸。“我是第十八代,我家已经有三百多年造纸历史了。”他说道。

工作人员用机器给游客的花草纸作品控干水分 王瑾 摄

作为传人,王兴武不止步于传承前人留下的白皮纸,还在1989年起,逐渐开创出自己独有的十大系列,一百六十多种纸,包括迎春纸、贵纸、花草纸等,用途多样,从古籍修复、书法书画创作、礼品包装、物件装饰到银行捆钞应有尽有。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迎春纸,说到自己的创新,王兴武满是骄傲。

迎春纸作为文物古籍修复专用纸张,是王兴武出于对傅迎春局长发掘石桥造纸,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感谢,以他名字专门命名。迎春纸能保证Ph值在7.5左右,为弱碱性,国际标准以此界定。较之机械造纸,它有着更长的保质期,储存多年不变质,被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博物馆选为文物修复专用纸张。

自2008年成立石桥黔山造纸专业合作社以来,王兴武的规模越做越大,如今合作社容纳村民89人,产品远销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40余个国家,年收入达六百三十多万。

“六百万不算什么,我要以年销20亿的安徽红星宣纸为目标,把市场铺开,带动全村一千多口人一起发展。”说起对未来的规划,王兴武信心满满。

为了让古法造纸这株“深山幽兰”尽情盛放,而不是作为点缀,只能在旅游开发中“昙花一现”,王兴武一如既往地坚守着这一传统文化,同时思索古法造纸现代的创新应用。

说起对未来的规划,王兴武表示需要增设造纸生产场地,提高纸品产量,让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参与传承与交流,研发石桥造纸更多的功能性,比如用在艺术设计上、家居装饰上等,进一步发掘与扩宽合作社的销售渠道。同时,他也希望能利用先进技术净化构皮煮水产生的树汁,使其安全排放或者循环利用到土壤灌溉中。

王兴武还提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到丹寨县石桥村观看和体验古法造纸,利用自然绿植创作美丽的花草纸。他们时常感叹:“这质地洁白绵密又有韧性的石桥纸,如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世间珍品。”(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