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交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从兰新高铁、川藏铁路拉林段等重大交通工程相继建成通车,到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要运输走廊高效运转,西部地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铁路部门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西部边疆地区铁路规划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也要看到,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地貌复杂,部分区域建设投入较高,与人口密集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铁路建设仍然滞后,加快西部交通建设,织密交通网络很有必要。
西部铁路建设要立足长远谋划未来。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巨大,资源相对丰富,加快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对于发挥铁路拉动经济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规划,详细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长远谋划未来,加快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比如,围绕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1小时交通圈,增加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此外,继续补强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联通铁路线路,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很有必要。
西部铁路建设要结合实际精打细算。当然,铁路建设应当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既要放眼未来,也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充分发挥铁路成网后运力充足优势的同时,也要增加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统筹铁路建设投资和配套设施建设情况。要根据地域实际,从吸引中东部地区投资、发展旅游等特色产业、提升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水平等方面入手,逐步推进西部铁路建设。
西部铁路建设要发挥铁路项目公益性优势。据了解,到2021年底,西部铁路营业里程已经超过了6万公里,和西部地区广袤的地形相比,仍留下了很大的铁路建设空间。在铁路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吸引当地富余劳动力返乡就业。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调低铁路建设基金费率、继续开行公益慢火车等手段,让铁路建设成果惠及更多西部地区。
铁路是国家经济大动脉,更是推动地区经济腾飞的支柱,尽快补齐西部地区铁路建设空白,擘画美丽交通网络,绘就经济社会发展图景,更是推动新时代铁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付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