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永定区:三产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张家界市永定区主动作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以加速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的鲜活实践,全力以赴的推动全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区农家乐、休闲农庄、乡村旅游景点达到850家,年均接待旅游者人数达1934万人次,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收入35000万元,通过休闲旅游带动8.5万人就业增收,其中脱贫户33176人,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张家界永定区:三产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2022-08-18 15: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张家界市永定区主动作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以加速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的鲜活实践,全力以赴的推动全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精准对标看齐,抓牢政策规划“定盘星”

永定区主动将发展融入中央、省市发展大局和省市对永定发展定位中去思考,紧扣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市委“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于2018年在全市率先创新启动乡村振兴“三创五美”行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分别出台《永定区乡村振兴战略纲要(2018-2050年)暨第一轮“三创五美”行动方案》等重大制度。

立足永定区是张家界旅游核心服务区和核心景区“两核”新定位,提出实施“‘旅游带动、绿色崛起’战略,构建‘一核两翼四带、三产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的新思路,以“一张蓝图干到底”政治定力推动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依托“文商旅”一体化发展和区内“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初步实现了“农业+旅游”和“农业+工业”的有机结合。

抢抓发展机遇,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

永定区是张家界市府所在地,也是张家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拥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城市、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森林城市等多张靓丽名片,实施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样的基础上,永定区弘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做优”天门山、七星山观光体验旅游区,在七星山打造一个宛若天界的人间仙境;“做活”茅岩河、天泉山休闲度假旅游区,重点建设天泉山森林康养基地、茅岩河温泉小镇休闲娱乐基地;“做精”民族村寨、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生态民宿4条覆盖全区的乡村旅游精品带。

截至2021年底,全区农家乐、休闲农庄、乡村旅游景点达到850家,年均接待旅游者人数达1934万人次,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收入35000万元,通过休闲旅游带动8.5万人就业增收,其中脱贫户33176人,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持续实施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项目,大力推进农业“393”计划和工业“135”行动计划,全要素整合推进农业和工业的深度融合。依托粮油、水果、蔬菜、莓茶、中药材、大鲵“六大特色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截至2021年底,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11家,省市级龙头企业52家,2021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79860万元、创利税35372万元。其中,将莓茶产业作为“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和打造。截至2022年6月,全区莓茶种植面积达13.5万余亩,预计全年实现综合产值20亿元,莓茶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9家,建成莓茶电商及网红打卡直播基地4个和天门郡莓茶主题公园1个,带动9.06万农民就业,为农民年人均增收8000元,获得了“莓茶之乡”称号。

厚植发展潜力,走好人才培养“先手棋”

永定区致力推动科技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科技成果向乡村一线聚集,以人才促乡村振兴。充分挖掘本地人才潜力,2022年选派111名科技人才覆盖全区258个村,形成人才服务订单,专家服务团委派专家或专家组到村开展科技服务,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聘请湖南农大、湖南农科院等专家学者开展新型职业农民、骨干电商、职业技能等专业培训,多途径锻炼、培养、挖掘本土人才。“村播”带货致富典型李宗云开展村播带货全年销售莓茶2万多单18000斤;指导建设莓茶种植标准化种植与产品开发示范基地等23个;选派的土家刺绣非遗物质文化传承人张绣云,传授农村妇女土家织锦技术,产品远销海内外。致力推动人才返乡政策,选拔16人组建乡村产业人才双创服务督导组,选聘27名基层人才服务专员,通过代办代跑回引返乡创业人才91人,回引投资资金1104万元,实施产业项目80个吸纳当地1431名传统农民就业,“十带百、百联千、千育万”的人才倍增机制逐步形成。

开启“引凤来巢”强力引擎,在全市率先建立乡镇人才公寓,仅2021年落实各类人才安家费、生活补助及武陵山片区人才津贴696万元,发放创业培训及后续服务补贴106.9万元,创业担保贷款2554万元。在引进人才生活待遇、创业氛围得到逐步优化的同时,聚焦本地特色产业,与48名科研院所“产研专家”达成顾问指导、项目委托合作协议。柔性引进印遇龙、刘仲华院士等高层次人才22人,莓茶种质资源共性技术得到突破进展。逐步加大对农村企业引才的资金补贴和需求对接,首次向2家企业发放引才补贴。引进人才中,“大美科技特派员”曾贤杰和“80后博士”等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惠民事迹在省级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推介。(姚逸)

(姚逸)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