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以“短视频里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荣誉盛典在线上举办。出席盛典的嘉宾有北京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徐滔;芬兰坦佩雷国际短片节主席Jukka-Pekka Laakso;哔哩哔哩视频站党委副书记朱承铭;快手副总裁、执行总编辑徐静芸;无忧传媒创始人、CEO雷彬艺;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组委会办公室秘书长于海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副主任刘聪;导演彭辉等。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等出席活动。本场荣誉盛典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杨薇主持。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国际电影节纳入短视频单元为短视频领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进一步推动实现短视频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廖祥忠说,影视传媒和视听传播创新发展的中国时代即将到来,视频共创和全民共享正在形塑国际传播的新格局与新秩序。他表示中国传媒大学愿与社会各界一起,准确把握传媒变迁的脉动,共同为中国电影文化事业的发展及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北京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徐滔在致辞中介绍,本次短视频单元征集到的作品非常丰富和立体,展现了短视频无论是在新闻、纪实领域还是在影视艺术领域,都呈现出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芬兰坦佩雷国际短片节主席Jukka-Pekka Laakso在致辞中表示,参与本届北影节短视频单元的评选,在观影过程中惊喜连连,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电影新分支”正在诞生。
短视频单元是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增设的单元,旨在鼓励更多优秀创作者进入主流国际电影节的“赛道”,从“观影者”转变为积极创作者、美好生活记录者、中国故事讲述者。本届北影节短视频单元共征集到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部作品。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个阶段,共评选出68部优秀作品,涵盖了新闻类、生活类、知识类、娱乐类、创意类五个类型,以及最具社会影响力作品、最具国际传播力作品、最具公益价值作品和“半夏的纪念”特别板块。其中,“半夏的纪念”特别板块面向青年学生征集作品,共征集了大学生和中小学创作者的300余条短视频,充分体现了“Z世代”对社会独特的视角与关怀,反映了“Z世代”镜头中的中国与世界。
8月17日上午,作为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的重要项目,“文化强国短视频高峰论坛”于线上举办。论坛汇聚传媒学界与业界专家,共同探讨文化强国短视频的功能、作用和意义,探索新形态促进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方法路径。
出席论坛的嘉宾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新华网党委常委、总编辑钱彤;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智锋;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兼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绍阳;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柯荣谊;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北京时间常务副总编丁晓阳;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红。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教授主持。
在“文化强国短视频高峰论坛”中,嘉宾们兼具学界视角与业界视野,并重短视频领域的对内建设与对外传播,就当下短视频之于文化强国建设的作用进行了多维度、宽领域、全方位的分析与交流。此次论坛的顺利举办对于提升我国短视频的创作水平、发挥短视频的主流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建设文化强国、促进跨文化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
图: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评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