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8月15日电 英国《卫报》近日发表拉里·埃略特的评论文章,指出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使各大经济体团结起来,而这一次的经济危机让全球出现严重分裂。
15年前,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宣布清算旗下三家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有重大风险敞口的对冲基金。
消息发布当天并未引起过多关注,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不仅法国巴黎银行,几乎每一家大型金融机构都有与业绩不佳的美国房贷相关的证券业务。2007年8月初,BNP只是触发雪崩的那块鹅卵石。
又到了八月,又是一场危机。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重新唤起对2007年的记忆,在英国经济将遭遇重创之际,宣布陆续上调利率。
撇开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崩溃不谈,上一次“名正言顺”的全球衰退是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当时只有大规模的政府救助才能阻止银行体系的崩溃。
英格兰银行预测,这一次的经济衰退将持续五个季度,与2008-2009年时一样长,但程度没有那么严重。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经济产出预计将有略高于2%的下降,而在21世纪末的经济衰退中,这一指数大约为6%。
另一个好消息是——据悉——全球银行体系与15年前相比,承受亏损的能力更强,监管更严格,资本抗压能力更大。有人说,银行业在2007年年中也被认为处于良好状态。
然而,这两次危机还有其他应该引起关注的不同之处。
首先,上一次危机是在全球经济持续15年增长之后发生的。经济增长强劲,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从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进口的廉价商品维持低通胀状态。
此后,经济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生活水平一落千丈,通胀率达到40年来的最高水平。众多预示未来出现问题的信息一直不断地出现。
在应对危机的政策空间方面,各国财政部和央行在2007年的处境要好得多。公共债务水平较低,官方利率在4-5%左右,量化宽松政策还没有出现。各国政府认为有空间增加支出,减少税收,而各国央行则有空间大幅削减借贷成本,施行量化宽松政策以大规模购买债券。
如今,美国经济在过去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欧元区和英国经济都在走向衰退,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却都在提高利率。如果没有高通胀率,三大央行都将降息,而不是加息。央行的目标是以反周期的方式行事:在繁荣时期提高利率,在萧条时期降低利率。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非但没有缓解衰退压力,反而在雪上加霜,加剧衰退。
在央行决定重申其反通胀信誉的情况下,财政部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不坚持赤字削减计划,要不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缓解经济衰退的痛苦。更为理智的选择是后者。
2009年金融危机和当下经济衰退的第二个显著差异是国际合作的崩溃。2009年4月,英国前财政大臣布朗在伦敦主持了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彰显了一个新时代正在到来,发达经济体(如美国、德国和日本)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将携手行动,刺激全球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趋于稳定,20国集团凝聚力有所减弱,而如今完全消失。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军事冲突引发西方对俄罗斯发动经济制裁,俄罗斯政府则以切断天然气供应和提高能源成本予以回应。对于英国即将陷入经济衰,英国央行提高利率的决定,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视之为经济战争中获得的小胜。
2009年,中国被视为经济伙伴。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七国集团的央行行长——比如当时的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Mervyn King)——表示,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就不可能真正解决全球大问题。
现在的形势大不相同。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混乱,需要更多的自给自足。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冒着大量产品都至关重要的零部件供应遭切断的风险。
如果去全球化意味着供应链更短、更绿色也,可能对地球来说不是件坏事,可是,如果这意味着撕毁全球碳排放削减协议的话,就要另当别论了。
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让世界各国走到了一起。2020-2022年的衰退危机播下了分裂的种子,暴露了一些痛苦的事实。2009年以来的复苏从未真正发生过,在全球气温越来越炎热、生活越来越贫困、民众越来越愤怒之际,世界却没有方向舵。
(编译:张袆 编辑: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