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气十足以赛会友北京市第十一届拔河比赛总决赛落幕

来源:中国日报    2022-08-13 20:59
来源: 中国日报
2022-08-13 20: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13日电 8月13日,北京市第十一届拔河比赛在地坛体育馆召开,全市各区、各系统的32支拔河队约500人参加了本次比赛。拔河队伍来自有燕山石化、首都机场、北京地铁公司、北京环卫等企业单位,也有来自东城白纸坊街道、顺义赵全营镇、怀柔区桥梓镇拔河队等乡镇街道拔河队,其中不乏拔河老手,又有拔河新生力量,各队伍“绳”气十足,以赛会友,展现了各行业的精神风貌。

“起绳,拉紧,预备,开始”,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参赛队伍剑拔弩张,参赛队员个个显示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豪迈。比赛时队员们气势如虹,他们身体后仰,重心后压,其专业的动作、一致的步伐、整齐的口号,让现场的每一位观众看得心潮澎湃,都为参赛队员加油鼓劲。

经过激烈的角逐,燕山石化队、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 燕山星火队分别获得男子组冠、亚、季军,经开区SMC女子队、顺义赵全营拔河队、燕山石化女子拔河队分别获得女子组冠、亚、季军,燕山石化混合拔河队、北京宣房集团混合拔河队、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分别获得混合组冠、亚、季军。他们获得象征着团结的奖牌和奖杯,还获得了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营养补给。

拔河起源于距今二千四百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楚国在军事交战中发明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钩住敌人船只,并进行水上作战,后来流传至民间成为了拔河比赛的雏形。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拔河,现如今拔河比赛活跃于中小学、企业等单位运动会和团建活动中。而竞技拔河区别于拔河的娱乐性,更强调竞技性。竞技拔河在专业的橡胶颗粒的赛道上进行,两队相距4米,一方将另一方拉过白线即赢得比赛。为了保证公平,竞技拔河参赛队员控制体重,每队8人,男子组和混合组不超过600公斤,女子组不超过500公斤。

竞技拔河并不是普通拔河中那么简单粗暴,除了要技术动作之外还要求队员的爆发力、协调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在两队势均力敌的时候,考验的就是参赛队员的肌肉的耐受程度和意志品质。此外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取胜的关键因素,拔河最重要的就是形成团队整体合力,需要所有队员节奏、步伐、发力配合,拔河队伍头绳和尾绳相距8米到10米,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达到默契的配合。

除了团队拔河,本次比赛还设置了“北京纪录”押加比赛。押加比赛俗称大象拔河,将一条长绸布带做成的圆环分别套于颈部,四肢着地并背向对方,向自己的前进方向奋力爬进,以一方将置于两者之间的坠条拉过自己一侧的决胜线为胜利,押加项目更加有观赏性而且充分展现个人魅力。

本届拔河总决赛按照体育赛事疫情防控指引做好防疫工作,所有参赛队员都应该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赛事组委会制定了详细的防控方案和安全预案,做好防控宣传工作,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根据拔河项目的专项特点,对拔河所需器材进行酒精消杀,以及对场馆按时进行通风好消毒。

同一根长绳,同一个梦想,拔河队员们不仅拔出了不屈不挠和永不放弃的拔河精神,更是展现出团结奋进和追求卓越的北京力量。本次拔河比赛总决赛由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北京职工体育服务中心、东城区体育局主办,北京市拔河运动协会、北京市东城区体育活动中心、北京睿智翔云广告有限公司承办,活动得到北京康比特、怡宝饮用水、养乐多、丽华快餐、固瑞齿科等品牌大力支持。北京市拔河比赛已经连续举办十一年,比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赛理念,自下而上开展拔河赛事,满足不同人群健身需求,不断推动竞技拔河运动发展,让更多的人体验竞技拔河的魅力。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