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青年信息合作方向»云上沙龙圆满举办 专家就加强两国青年合作展开讨论

«中俄青年信息合作方向»云上沙龙圆满举办 专家就加强两国青年合作展开讨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8-09 17: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国际多媒体新闻中心会场
中国日报网副总编辑李军在会议期间发言

中国日报网8月8日电  7月15日,“中俄青年信息合作方向”云上沙龙在中俄合作框架内对青年和媒体热点话题予以关注,并就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换意见。本次活动由中国日报网与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共同主办,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为活动提供支持。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俄罗斯青年联盟副主席米特洛伐诺夫·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维奇,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娜塔莉亚·波普拉夫斯卡娅,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董时,中国日报网副总编辑李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焓迅,“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分社社长阿列克谢•萨维茨基。

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董时(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焓迅(右)

在讨论环节中,专家们讨论了两国在青年政策领域加强合作的前景、信息领域现有和新的青年项目,以及最受青年观众欢迎的媒体形式。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董时发言时指出,中国目前拥有超过10亿互联网用户,构成了全球最大的在线社区。年龄机构上,50岁以下的,大约73%。这也意味着,庞大的中国青年网民群体,拥有更快捷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同时,互联网也是一个无限的青年民意资料库。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可以将青年的态度、情感、需求等内容数据化,看到不同年龄、学历、地域、行业青年的态度的差别。也使得网络舆论的研究中,青年,这个原来庞大而模糊的群体形象,更加清晰起来,研究成果也更加贴近不同青年群体的实际。如此背景下,大数据成为把握瞬息万变舆论生态、社会生态的一种工具和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拨开舆论的“迷雾”,看到青年真正的表情。

中国日报网副总编辑李军说:“新一代青年有知识、有文化,他们拥有独立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可靠的信息源不仅可以作为和朋友社交的谈资,更能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同样深受青年人的欢迎。为此,我们要积极适应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除推进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还应探索联合采访、合办栏目、打造精品融媒体产品、建设优质资源共享库等合作方式,更好满足青年受众对优质新闻和内容产品的需求”。她表示,截至目前,在俄罗斯数字发展、通讯与大众传媒部与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中国日报网承办的“中俄网络媒体论坛暨中俄青年媒体创新营”已在中国与俄罗斯的不同城市举办了五届,成为中俄两国互联网国际合作领域的示范项目和权威平台。”

俄罗斯青年联盟副主席亚历山大·米特洛伐诺夫谈到了两国正在进行的一些青年倡议。 “在与中国合作的轨道上,我们可以选择与青年创业相关的方向。 俄罗斯青年联盟在这方面的任务是加强俄罗斯和中国青年企业家之间的合作。 这个方向现在对我们来说是最有序和最成功的。 我还想说,我们对两国青年领袖之间相互交流非常感兴趣"他强调说。"青年项目在媒体发展中的作用很难重新估计,“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分社社长阿列克谢•萨维茨基谈到了媒体在这一领域的工作。 他指出交换意见的重要性,并表示希望与中国同仁进一步互利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焓迅先生讲述了俄罗斯和中国在两国青年中的形象。 “我们两国应该密切关注年轻人的合作,以便他们能够展示自己的世界观”他说。

会议结束时,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娜塔莉亚·波普拉夫斯卡娅介绍了大学在青年和媒体问题上的做法。她说:“如果我们谈论的是加强我们两国之间的青年合作,那么也许不需要发明一些创新的方法,将教育和青年组织、专业团体代表的经验、方法和实践结合起来就足够了。我们所有人为加强我们两国之间的合作做了很多工作,我们都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所以如果我们一起努力,我们就可以更加高效和富有成效”

随着近年来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端口向社会开放后,用户得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言论与看法。中国是俄罗斯最信赖的伙伴之一,而要实现两国对外政策认同、实现“民心相通”,需要两国共同努力,而这其中,媒体合作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