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衔智慧物流!中交兴路获评人民网“数造新实体”标杆案例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8-04 15:00
2022-08-04 15: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日前,中交兴路凭物流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成功入选人民网“数造新实体”首批优秀案例库,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标杆,并在近百个案例中脱颖而出,领衔智慧物流板块。

“数造新实体—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课题项目由人民网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起,旨在评选出产业界2021-2022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先进代表,并通过深入研究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总结经验,归纳路径。本次课题组从数百个案例中评选出98个优质实践进入首批案例库,应用场景涵盖数字政府、智慧物流、工业互联网、金融科技、数字乡村、新零售等十余个行业。其中,支撑经济发展的公路货运是数字技术赋能的主流方向。中交兴路作为领先的物流科技和服务平台企业,以专精特新优势打造数字化、智慧化解决方案,助力行业降本增效,被人民网和信通院评为“数造新实体”智慧物流典范。

公路货运长期“多小散弱”,数十万大中小微货运经营者面临数字化发展瓶颈,人工作业比重大,中间流程繁琐等使货物周转效率低下、车辆空驶率高企,导致运营方式落后低效,成本高居不下。

依托“人、车、货、企”海量物流大数据分析,中交兴路结合自身在北斗时空应用、物流AI、物联网等领域的专精优势,打造了行业领先的物流数字化产品服务,拓展出运输在途可视化管理、数字化厂区物流协同、网络货运、一站式货物追踪管理等一系列智慧化解决方案,多种物流SaaS产品、PaaS云产品广泛应用在政府部门、物流企业、钢铁、煤炭、快消、保险等多个行业,以数字化武装物流全链路,推动企业发展步入降本增效的快车道。

运输在途可视化管理基于车载终端和智能物联技术,解决了货物运输情况无法实时掌握,车辆驾驶安全隐患难以干预等痛点,使在途管理效率提升80%,在途管理人员投入降低70%,异常情况主动发现效能提高90%。

针对钢铁、煤炭、快消等大宗商品物流企业,中交兴路数字化厂区业务协同平台解决方案围绕厂区管理需求,覆盖进厂、场内导航、智能排队等多个主场景。该方案已成功服务于山钢、日钢、太钢、河钢、包钢、荣程钢铁等十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和蒙牛等快消企业。通过此方案,河钢集团企业运费平均下降7%,年省运费1.05亿/年,货运车辆平均等货时间从2-3天缩短到6-8小时。

中交兴路同时运用数字化+产业化能力打造网络货运平台,提供从产品实施到资质申请的全流程服务,综合运力成本下降2%-2.5%,现已为3000余家物流企业提供在途运输管理服务,协助近800家网货企业获取资质。与此同时,中交兴路还与河南、黑龙江、山西、四川、新疆、辽宁等地联合打造网络货运产业园区,提供从平台建设到落地经营的一站式服务,孵化网络货运生态集聚区,加快地方现代物流体系构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

数字技术正在深度渗透到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成为创新抓手和新型基础设施。正如本次课题组专家所指出“案例在推动传统企业围绕主营业务进行数字化转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是‘数造新实体’案例库建设的价值所在,让更多企业看到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的赋能,让更多优秀案例走进地方、落地生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