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区:打造优质老年教育 丰盈老年精神生活

“山川给我跳动的脉搏,阳光给我青春的光泽,我的生命奔流不息……”在红花岗区忠庄街道桃溪社区老年学校,传出阵阵旋律悠扬的歌声,这是合唱队的队员们正在抓紧练习,为即将登台表演做准备。老年学校的打造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有了阵地,目前,红花岗区已建成基层老年学校56所,以各种形式参加学习活动的老年人近3万人。

红花岗区:打造优质老年教育 丰盈老年精神生活

来源:多彩红花岗 2022-07-29 17: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山川给我跳动的脉搏,阳光给我青春的光泽,我的生命奔流不息……”在红花岗区忠庄街道桃溪社区老年学校,传出阵阵旋律悠扬的歌声,这是合唱队的队员们正在抓紧练习,为即将登台表演做准备。

“之前看到他们在社区搭建的舞台上演出,我觉得很有意思,加上对声乐比较感兴趣,就申请加入了老年学校。”合唱队队员孙志勇说,“参加合唱队不仅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还交到了知心朋友,站在舞台上表演时,让我觉得原来自己老了也可以把日子过得这么精彩,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足。”

桃溪社区老年学校成立于2020年7月,社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整合辖区现有公共服务资源,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开设了舞蹈、乐队、合唱、诗词等课程。同时,社区还不断丰富活动项目,结合传统节日举办文娱活动和各类宣传活动,为学员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表演,真正达到“老有所学增长知识、老有所乐陶冶情操、老有所为回报社会”的目的。

“社区老年人参与老年学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学员从最初的3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35人,下一步,社区老年学校还将不断完善各项教学制度,丰富课堂内容,打造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场所,丰富老年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桃溪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志圆说。

不仅桃溪社区的老年学校开展得好,老城街道官井社区的老年学校也毫不逊色。为丰富辖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为宗旨,官井社区老年学校开展了中阮、电子琴等乐器培训班,引领辖区老年居民用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充实精神文化生活、融洽邻里关系。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二胡、中阮,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公益表演、做义工服务,感到很充实很快乐,非常荣幸能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官井社区老年学校学员赵润琴说。

老年学校的打造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有了阵地,目前,红花岗区已建成基层老年学校56所,以各种形式参加学习活动的老年人近3万人。

今年来,红花岗区按照中央、省、市老年教育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老年教育发展,以高质量发展统筹老年教育工作,全面实施“五个汇聚”、打造“红城银辉”特色品牌,着力建立和完善老年人自主教育、基层社区老年教育、学校老年教育、远程老年教育、社会老年教育“五位一体”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模式,推动基层老年教育稳步发展。

“我们依托办公阵地、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资源为老年教育服务,经常性开展读书、展示、户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社会老年教育,并通过日间照料中心、春风小院等载体,建立‘养教结合’的社会老年教育。”区委组织部老年大学综合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具体教学中,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围绕遵义的红色资源,建设了“红色文化”游学课程,通过科学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体现学中游、游中学,让老年人在轻松舒适氛围中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或实用技术。

现下,老年教育在成就老年人幸福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接下来,红花岗区将持续推动镇(街道)老年学校、村(社区)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年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拓展老年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活动,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品牌内涵,深入推进“红色校园”“活力校园”“快乐校园”“温馨校园”“文明校园”建设,促进老年教育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相结合,推进基层老年教育提质增效,为更多的老年人服务。

记者:李小芳

(红花岗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