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德化:擦亮世界陶瓷之都金字招牌

德化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如今的德化,处处充满烟火气,不仅是瓷都群众生活的美丽家园,还是外地游客留恋的绿野仙踪。

泉州德化:擦亮世界陶瓷之都金字招牌

来源: 央广网
2022-07-28 22: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央广网泉州7月28日消息 德化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27日,泉州市举行“传承‘晋江经验’ 共享品质泉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德化专场。发布会上,德化县委书记黄文捷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德化县委、县政府努力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瓷都的各项举措及成效,并回答媒体提问。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泉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创新转型 强产富民 群众收入越来越高

对德化来说,陶瓷既是主导产业,更是民生产业,全县35万人中,每3人就有1人从事和陶瓷相关的工作;旅游是第二支柱产业,不仅带动了商贸、文化等产业发展,还把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引入乡村,是典型的富民产业。近年来,德化县紧抓陶瓷和旅游“两大产业”,2021年完成陶瓷产值459亿元、旅游收入64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9倍、3.1倍。现在的德化,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陶瓷茶具和花盆生产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产业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德化GDP从2012年的134.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27.5亿元,连跨2个百亿大关,增长了1.4倍多。高质量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也让群众的腰包更鼓了,全县新增就业人口3.6万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8万元增长到3.6万元,年均增长8.2%。

城乡共建 品质双提 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是“晋江经验”核心内涵之一。德化县深耕“大城关”发展战略,推动城市能级持续突破,十年来,德化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2.6平方公里拓展到30.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到26.5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8.6%,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蝉联国家卫生县城“三连冠”。去年,德化动建总投资65亿元的城区大外环路,可新增城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将推动城市能级实现质的飞跃,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与此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推出一清二整三美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一套具有德化特色的乡村工作机制,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数量居全省第一,省级及以上传统村落达3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今年也将实现基本覆盖。

民生优先 用情用力 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德化每年将80%左右的财力投向民生领域,把教育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新增学位2.6万个,培育各类县级以上示范校(园)80所;建成4个重点医疗项目,新增医疗床位1100张,高位嫁接深圳大学总医院等高端资源,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实施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建成保障性住房4700多套,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让更多群众“有恒产有恒心”;厦沙高速建成通车,兴泉铁路德化段即将通车,政永高速德化段全面动建,新增通车里程370公里,加速融入福厦泉“1.5小时经济圈”;加快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构建网格服务管理“一张网”,获评省平安建设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获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如今的德化,处处充满烟火气,不仅是瓷都群众生活的美丽家园,还是外地游客留恋的绿野仙踪。“我们将继续传承弘扬‘晋江经验’,主动融入福建省、泉州市发展大局,深入实施‘三提三效’行动,推动‘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加快陶瓷转型、全域旅游、城乡共建‘三大突破’,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瓷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黄文捷说。(汪惠萍 曾勇)

(汪惠萍 曾勇)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