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脚”跟着“感觉”走,盘江煤电集团乡村振兴赋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回眸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7-26 15:19
2022-07-26 15: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

赫章县罗州镇高山村全貌

乡村振兴不停歇,开年“赶脚”劲儿足

2022年以来,盘江煤电集团乡村振兴办马不停蹄走村串寨,深入帮扶点查看民生工程进度,走入田间地头查看作物长势,召集驻村第一书记召开乡村振兴观摩调度会谋划乡村振兴帮扶事宜......

今年6月初,贵州省国资委协同盘江煤电集团,到黔西市调研指导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在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丘林村,实地查看盘江煤电集团帮扶建设的鸭池河幼儿园施工情况,详细询问工程建设进度;盘江煤电集团召集会议,就集团捐赠资金帮扶赫章县哲庄镇山脚社区环山村环境设施改善、朱明镇安甲村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朱明镇木营村饮水保障工程、罗州镇平原村村公所边坡安全隐患治理及文化广场修缮等建设项目进行精准调度,靶向施策......

2

驻村第一书记在农户家中走访

在2021年年初召开的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干部)座谈会上,集团主要领导动情地说:“帮扶村实现整体脱贫摘帽,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喘口气歇歇脚了?答案是‘否’,后面的使命任务还很艰巨,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干部)还需继续发力‘赶脚’,给村民群众带去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用马不停蹄的‘赶脚’印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真实‘感觉’,让乡村振兴真正富民惠民。”

磨刀不误砍柴工,建章立制强保障

干有方向,做有标尺,这是助力乡村振兴取得实效的关键。2021年年初,盘江煤电集团精心谋划,瞄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工作重心,结合定点帮扶村实际,相继制定了《盘江煤电党委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盘江煤电集团派出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管理暂行办法》《盘江煤电集团派出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从制度措施保障、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规范管理等方面磨锋刀刃,蓄力发力;结合帮扶村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锚定乡村振兴8项重点工作任务,分别编制了8个《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确保乡村振兴对表推进,对标落地;围绕帮助抓好党建、推进项目建设、帮助发展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抓好人才培养等5个方面工作重点,编制了盘江煤电集团结对帮扶赫章县哲庄镇还山村、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2个工作方案,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零开始再出发,尽锐尽出强战力

为了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去年6月,在维持帮扶村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盘江煤电集团继续在毕节市赫章县、六盘水市盘州市轮换派出8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构建“1个村(社区、居委会)、1名派驻第一书记、1名党委班子成员领衔联系、1个相关部室及二级单位参与、1个帮扶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并组建了2个团队帮扶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村,彰显国企脱贫攻坚从零开始再出发,尽锐尽出强战力,用心用情促乡村振兴带群众致富的责任担当情怀。

3

驻村干部和村民一起采收辣椒

紧扣根本抓振兴,桩桩件件惠民生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落点是要让群众增收致富路子行得稳、走得远。盘江煤电集团按照“分类施策、长效联结”原则,瞄准市场化转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就业岗位推荐、农产品代销等精准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老百姓能致富、会致富、长久富。

4

帮扶村村民在蘑菇种植基地务工

2021年,盘江煤电集团积极开展就业推荐服务,全年组织劳务输出1000多人,解决就业人口1484人;投入资金239.5万元,用于赫章县哲庄镇还山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100亩天麻种植)和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鸭池幼儿园项目),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对赫章县朱明镇安甲村、哲庄镇还山村和山脚社区资助18万元,用于完善党建阵地、改善办公条件、补充“党建+积分”超市物资等;整合各方帮扶力量,为帮扶村引进资金1048万元,实施产业项目18个,乡村振兴促农增收致富真正触到了心坎上,帮到了关键处;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持续深入扶贫一线农产品基地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产品生产、营销情况,分析研究市场形势,破解销售瓶颈,2021年,及时帮助解决了鸡蛋、可乐猪等农产品销售438万元;积极对接集团旗下各企业,采取帮扶地农副产品进职工食堂、广泛动员职工采购农产品助力消费扶贫等形式,集团所属企业、职工直接采购农产品助力消费扶贫5393万元。

5

  帮扶村农作物种植大棚

涓涓细流汇成海,粒粒细沙聚成塔。下一步,盘江煤电集团党委将一如既往抓好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认真履行国企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进一步发挥国企在项目经验、人才资源、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谋划带动产业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贡献国企智慧和力量。(刘佳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