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慢火车”,我们总会将其与“慢”“破”等刻板印象进行联系,因为现如今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在祖国大地纵横驰骋,舒适、便利、快、稳是它的代名词,它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方便了沿线人民的生活,自然而然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首选。但在时代不断追求快的同时,我们的慢火车也没有被淘汰,在高铁无法普及的地方,慢火车依然是当地人民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他们可以把农产品运送到市场售卖,增加自己的经济来源,偏远山区的出行也同样是靠慢火车。
慢火车助力脱贫致富。继续保留慢火车,开行公益慢火车是中国铁路集团总公司公司支持“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全国共开行这样的公益慢火车81对,助力许多贫困地区用极低廉的成本摆脱了闭塞交通对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的限制,改善了交通环境,使沿线的农民、学生等人民群众感受到极大便利,也因此生活幸福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助力老百姓脱贫致富,是铁路部门惠及民生的好举措。
慢火车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性“慢火车”开行,满足沿线乡村群众出行、赶集、通勤、通学、就医等需求。国铁集团更是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地区开展帮扶救助工作,推进路地共建机制、拓展多元化发展措施等,带动经济发展,加强人、物流通,盘活了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让乡村建设更是向好向快发展。
提质慢火车,温暖百姓心。为擦亮这一特色品牌,铁路部门为公益性“慢火车”悬挂统一标识标牌,选树标杆列车,积极开发“慢火车+”产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线路特点,打造通学助学、惠民助农、红色教育、民族团结等主题车厢。除更换车体外,国铁集团重点组织各铁路局集团公司针对站舍、站台、雨棚等基本服务设备设施,以及列车上部服务设施进行提质,持续改善沿线人民群众候乘环境,并合理安排列车编组、停站、停点,方便人民群众接续换乘。种种政策,提升铁路服务质量,皆为方便人民群众乘车,彰显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慢火车在全国各地的山区间来回穿梭,为山区人民出行提供便捷,在慢的节奏下,加快了山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让我们为铁路部门的便民惠民举措点赞!(江和源 饶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