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7月20日长沙讯 今年以来,长沙市开福区通过广泛选拔建队伍、网上网下搭平台、多方融合创特色,切实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全区上下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激励广大干群跟党一起,创享幸福。
选拔与委培双管齐下,建强宣讲队伍
一是广泛选。区委宣传部牵头,以部门和街道为主体,在全区基层广泛开展宣讲员推荐和选拔工作。通过个人报名、单位初选,从各行各业、各年龄段吸收300名宣讲人才,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多行业的宣讲人才库。为克服疫情影响,进一步选优配强全区理论宣讲员队伍,区委宣传部以线上录制宣讲视频开展集中评比的方式,从300名宣讲人才库中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组建了100人的区级宣讲队伍,打造了一支高质量的理论宣讲“轻骑兵”。
老师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述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二是定向邀。积极邀请辖区内邓学东、任震宇等“五老人员”,任菲莉、晏晓峰等中国好人,周爱莲、马玲等宣讲名嘴加入区级宣讲队伍,充分发挥名嘴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区宣讲火起来、热起来。主动对接国防科大、长沙学院等驻区高校,加强与市社科联、市区党校等重点社科单位的对接,吸纳了郝建军、赵景利等一批懂政策、会理论的专家来区开展理论宣讲,彻底打破理论专家资源匮乏的瓶颈。
三是集中训。举行“传递思想火炬 接力照亮北强”2022年开福区“百人宣讲团”集中培训班,邀请社科理论专家、作家、演讲家等,从理论解读、宣讲作品创作、宣讲技巧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培训。建立宣讲员专业培训交流微信群,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对宣讲员开展“作品创作—宣讲展示—听众反馈—再次打磨”的实战化训练,累计点对点培训260余人次,推动宣讲员提升创作水平、宣讲水平、互动能力。
网下与网上双平互动,拓宽宣讲载体
一是线下采集视频音频。组建宣讲视频拍摄组和宣讲音频录制组,针对“百人宣讲团”成员备课情况,按照“成熟一个拍摄一个、打磨一个录制一个”的原则,拍摄录制宣讲音视频。为增强宣讲视频的生动性,采取生活化、情景化、艺术化的方式拍摄各类宣讲视频,力求把理论讲通俗、把政策讲透彻、把故事讲生动。今年上半年,累计拍摄各类宣讲视频92个,录制刊播各类宣讲音频200余条次。
“开福大讲堂”之“百人宣讲团”成员第一次线下集中培训。
二是线上组建专栏专库。借助市区两级融媒体有关平台,开设“思想如炬·开福传递——开福大讲堂”理论专栏,及时报道各部门、各街道理论学习、理论宣讲各类新闻动态。同时遴选特色宣讲活动、影响较大的宣讲专题,在学习强国、人民网、光明网等上级媒体宣传推介,不断浓厚全区理论宣讲氛围。建立开福理论宣讲数据库,将宣讲员个人简介和线下采集的各类宣讲视频、宣讲音频和宣讲课件搬到网络“云”平台,按照宣讲主题、宣讲员类别等进行展示,供广大网民实时点播收听。
三是按需开展点单派单。按照“群众点单—网络派单—宣讲员接单”模式打通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根据需求,群众在宣讲数据库中选定宣讲主题,选中宣讲员,约定宣讲时间,开展线下分众化、“靶向式”、点对点的宣讲,真正实现按需点单、按需派单、按需宣讲。充分发挥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摇篮党建声音馆、“湖南自修大学”湘江理论讲习所等线下宣讲阵地作用,委派线上宣讲员开展义务宣讲,推动理论宣讲进基层、进社区(村)。
理论与文艺双向融合,提高宣讲质效
一是把宣讲内容与文艺活动融合,打造“艺术党课”。充分发挥“三馆一厅”、长沙党史馆、清水塘、博物馆等红色阵地的作用,定期组织宣讲活动。同时遴选长沙十二时辰、谭国斌艺术馆等11家网红书店、博物馆作为“开福文艺荟”阵地,定期邀请知名艺术家与青年干部、社区工作者、居民群众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宣讲交流,通过创新设计,以音乐、话剧、影像等艺术形式呈现党的创新理论、展示党课内容,将理论宣讲与艺术表现融为一体,达到讲透一个理,演好一个点,感动一群人的目的。率先全市开展“强国复兴有我”音乐主题党课,创新拍摄《萱草花》《潮宗街上涌动的青年故事》《清水塘--时光中的红色印记》等5期宣讲视频,形成了具有开福特色的“艺术党课”品牌活动。
二是把宣讲内容与文艺课堂融合,形成“艺术思政课”。组织教育、团委等部门,开展面向全区中小学生的特色思政课,将党的创新理论、党史知识、红色故事等内容和音乐课有机结合,打造特色鲜明的“艺术思政课”。各试点学校积极响应,通过课程研发、艺术团选拔等环节,将思政课内容和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打造了江湾小学《卢沟谣》艺术党课、清水塘溪泉湾小学红色戏曲主题课等一批“艺术思政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是把宣讲内容与文艺节目融合,创作“红色系精品”。组织全区各群众文艺团体,以解说党的创新理论、红色故事等为主题,打造一批群众文艺节目,通过说唱、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方式,把创新理论、政策措施讲出来、演出来、唱出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产生共鸣。编排打造了《少年毛泽东》花鼓音乐剧等精品力作,在各地巡演20场,受众达数万人。四是把宣讲内容与戏曲文化融合,培育“开福小戏骨”。常态化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从全区各学校累计培养800余名“开福小戏骨”。组织“小戏骨”以红色为创作主题,打造了少儿京剧戏歌《腾飞吧!长沙》、花鼓戏表演唱《媒婆调》,拍摄了宣讲视频《开福小戏骨 防疫宣讲》等一批精品节目,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收获大批网友的点赞。(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