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2日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6.9/10万下降到1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5.4‰下降到5.0‰。

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

来源:新华网 2022-07-12 21: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2日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6.9/10万下降到1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5.4‰下降到5.0‰。

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国际间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司长宋莉说,2021年我国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统计公报显示,在卫生总费用方面,202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为6.5%;在医疗卫生机构总数方面,截至202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3.0935万个,其中医院3.65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779万个。

统计公报也对我国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情况进行了梳理,2021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72.7万例,报告死亡2.2万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11937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4168万份/天,核酸检测能力显著提高。全国共有新冠肺炎定点医院800余家。

统计公报还显示,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84.7亿,比上年增加7.3亿人次,增长9.4%,居民平均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0次。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