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眼”落地重庆 可观测1.5亿公里内小行星

近日,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政府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项目,实现上亿公里外的小行星和类地行星观察,拓展人类深空观察的边界。此次签约的第二期“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项目,选址落地云阳,将建设25部直径20米雷达,可实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和成像。

“中国复眼”落地重庆 可观测1.5亿公里内小行星

来源:新华网 2022-07-11 16: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政府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项目,实现上亿公里外的小行星和类地行星观察,拓展人类深空观察的边界。

  一期建设规划图

北京理工大学将牵头在重庆研制深空探测雷达“中国复眼”,能够观测1.5亿公里范围内小行星,将高分辨率观测近地/主带小行星、月球、金星、火星、木星等。为什么要紧紧盯住这些“小行星”呢?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解释说,小行星撞击一直都威胁着地球和人类安全,受到各国高度关注。“中国复眼”能够满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国家重大需求。

龙腾透露,国防科工局已经设立了一个项目,要在2025年发射一个飞行器,去撞击一个小行星,让它能够改变它的航向。另外地月空间是人类未来探索的新疆域,要想看清地月空间之间的态势,也需要研发大型的雷达。

  二期建设规划图

据了解,该项目分三期进行。一期为“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建设4部16米雷达,用于验证技术可行性,具备观测月球能力,目前已在重庆市两江新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正进行安装调试。此次签约的第二期“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项目,选址落地云阳,将建设25部直径20米雷达,可实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和成像。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