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技师在巴基斯坦写教材带“洋徒弟”

身穿灰色工装、一丝不苟地对待手中的工作……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车辆电工、高级技师胡俊祥就这样度过了自已的25年时光。

高铁技师在巴基斯坦写教材带“洋徒弟”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7-06 15: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长春7月6日电(记者 韩俊红 周慧颖) 身穿灰色工装、一丝不苟地对待手中的工作……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车辆电工、高级技师胡俊祥就这样度过了自已的25年时光。

1997年,胡俊祥本科毕业来到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成为了一名铁路车辆电工。

从业25年来,他始终坚守一线岗位、潜心钻研,用高超的技艺和创新性的思维解决了大量的生产难题,推动轨道车辆装配技术不断进步。他先后总结优秀操作法30余项,形成技术成果130余项,以他名字命名的《胡俊祥客车电气六步调试法》,已纳入到企业车辆电气调试工艺规程,在电气调试领域广泛应用。

从“绿皮车”到“复兴号”,胡俊祥参与了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全过程,并感受到不断自我超越的中国高铁对技能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

“如今一列高速动车组有几万跟线束,大部分功能都依靠他们来实现,它们犹如人的神经系统,在装配、调试的过程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胡俊祥说。

为此,他充分发挥在电气领域融会贯通的技术特点,打通不同工种间的壁垒,面向生产中的"卡脖子"难题不断攻坚克难,为我国高铁自主创新做出杰出贡献。

为解决老式校线设备精确度差、费时费力等缺陷,他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发明了“声光线路检测仪”,形成了自动化的系统检测方法,在各型铁路车辆电气生产工序中得以广泛应用。

为提升高速动车组装配的效率和质量,他带领团队研发出“高速列车装配阶段性能检定技术”,实现了装配性能动态检定技术从无到有的跨越。

2020年,他主持研究“超快速检测高铁动车组电缆破损点的系列方法研究”项目,形成了荧光检测法、红热成像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等30余种应用于不同生产阶段的电缆破损快速检测方法,该项目获得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除此之外,他首创的“动车组司机室遮阳帘安装定位调整装置”、“动车组车下大型设备吊装大力矩值施加辅助装置”等成果也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如今他已累计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1项,是名副其实的工人发明家。

2018年,胡俊祥领衔的工作室被授予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他带头编写了“模块化多技能柔性培训技能丛书”等多部教材,并作为核心成员发明了高速动车组调试操作技能实训装置,为公司培养了120多名跨工种技能人才。

除了在国内带徒弟,胡俊祥还在海外“授人以渔”。在巴基斯坦工作期间,他与同事们输出了铁路客车相关技术,由于当地员工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胡俊祥就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发电车调试工作的经验撰写了《柴油机、发电机日常使用、保养规程》和《车辆运行日常维护手册》。

后来,这些“教材”被译成巴基斯坦文本成为巴方技术指导文件,胡俊祥还亲自培训、指导巴方工作人员,在异国收了一批“洋徒弟”。

今年43岁的胡俊祥先后荣获全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胡俊祥生动诠释了“产业报国、勇于创新、为中国梦提速”的中国高铁工人精神,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杰出楷模。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