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相传“甘露”共享 公益APP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7-06 10:51
2022-07-06 10: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5日,灯火教育平台公益版块上线,与甘肃甘露公益中心深度合作。该平台将有效对接起各领域顶级专家和需要受助的求知者,通过线上公益技能教育开展培养服务,承担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1

灯火教育平台公益版块上线,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甘露公益中心创始人赵林介绍,灯火公益在助力乡村振兴、开展扶贫济困、助学助医助残等领域不断探索,此次开设的公益课堂模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公开课堂中,由志愿者为孩子朗诵诗歌文章,开拓眼界、分享人生经验。同时,由老师辅导孩子们发布“我和我的家乡”征文作品,让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家乡,描绘自己的梦想。灯火教育APP用户可以真切地听到、看到孩子们的心声与梦想,感受到公益人对孩子的呵护。让公益的声音传得更广、更有力,这就是设立该版块的愿景。

该平台的助学助教模块将更加便利地为贫困学生和学校申请救助,求助者只需通过平台填写信息,便可申请救助,借助智能手机的信息传播优势,大大降低以往搜集、核实信息的人力物力消耗。同时,也可以让平台用户了解到需要受助的人群,进而关注公益,贡献出自身的一份力量。

甘肃甘露公益中心理事长赵林

甘肃甘露公益中心理事长赵林

“传播渠道越多,关注度就会水涨船高,获得救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赵林表示,以往公益救助大多通过当地教委、扶贫办、乡村委、学校获取贫困信息,义工核查、公布公示,再进行资助,十分费时费力。况且,近年受限于疫情影响以及偏远地区信息传播的滞后性,完成这项任务的阻力大大增加。借助灯火教育APP的公益版块,可以改变这一情况。

1

  灯火教育携手甘露公益,赋能西部公益

“灯火平台与甘露公益的合作是知识和公益的结合,未来双方将相互勉励、相互促进。当然,这离不开平台用户的努力。”赵林说,我们坚信,灯火教育和甘露公益携手合作,可以为公益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希望广大用户可以不吝自己的爱心,踊跃参与。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灯火教育平台,志愿者根据自己的学识制作课程并发布,用户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传递公益理念,并为志愿服务提供资助,让志愿者获得收益,壮大公益事业。

“众多志愿者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他们的独到见解和人生履历对于平台用户而言,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志愿者们不应该籍籍无名,也不应该独自承受公益事业的压力。”赵林说,有了灯火平台的支持,用户收获了知识,志愿者收获了酬谢,一举多得。

公益版块还设有公益榜和志愿风采展示,旨在彰显志愿贡献,交流志愿心得,促进志愿事业发展。榜单会罗列援助公益的企业和个人,展现其社会价值;志愿风采部分展示心得体会、发展经验以及总结优化的方案。

此外,灯火教育所依托的中企链云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定的首批“高精尖产业人才培训机构”、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定的“北京市高精尖产业技能培训机构”、全国中小企业协会唯一指定培训单位,拥有230多位专家学者、专兼职教师和7大数字技术实验室,在全国多个省份及地区设有培训教育基地,与全国40多所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累计教育培训(含毕业生)学员16000多人次。灯火教育大量培养专业性人才,分享人才资源,使其在公益事业中发光发热。参与公益事业的各行业志愿者也能寻求平台帮助,搜集自己所需要的人才。简而言之,灯火教育平台会为公益事业的人和事提供足够专业精准的服务和人才资源输送。

赵林表示,甘露公益坚持透明公开,承诺不以盈利为目的,在财务公开模块可以查明每一笔善款、每一批物资的流动。达成合作后,平台亦会秉持该原则,坚持自身的公益性和开放性,并由用户监管、督促平台做到物资救助点到点的落实。

据悉,甘肃甘露公益中心是2015年经甘肃省民政厅审核注册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前身为2003年创建的中国西部慈善网,2007年8月更名为西部爱心公益网,西部爱心公益网现为甘肃甘露公益中心下属网站。自2003年中国西部慈善网建立以来,依托网络平台在全国设立工作站21个,网站以公益性、开放性、多样性、务实性为公益宗旨,紧紧围绕“弘扬网络正能量”这一总体目标,搭建网络服务平台,汇聚社会公益资源,开展网络公益宣传,传播公益理念和公益文化,策划网络公益项目,推动社会问题解决。该公益中心创始人赵林长年深耕西部公益事业,自身的志愿服务时间逾1.6万小时,在西部地区为贫困学校筹建图书室67个,资助贫困学生1.8万余人,资助贫困家庭600余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