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附一院提出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血液诊断新标准

中科大附一院提出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血液诊断新标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7-05 19: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5日电(记者 张之豪)在过去的数十年的研究中,全球对于阿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识别一直是以欧美人(白种人)的研究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然而由于人种不同、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人们在疾病的诊断参数也会有所不同。了解亚洲人群的老年人疾病特征特别是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痴呆队列研究和建立疾病诊断标准,掌握我们自己的数据尤为重要,这对于及时识别和防止AD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大附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申勇教授团队在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官方杂志《Alzheimer's & Dementia》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combination model of AD biomarkers revealed by machine learning precisely predicts Alzheimer's dementia: China Aging and Neurodegenerative Initiative (CANDI) study"的专题报告(Feature article)。该论文基于AD(CANDI)队列,首次系统性地在中国人群中研究了AD核心生物标记物(Core biomarkers)的变化;发现国人血浆中的磷酸化tau 181含量较西方人群低2-3倍,通过结合淀粉样斑块正电子显像和核磁影像以及脑脊液的测量,发现血浆磷酸化tau蛋白可以预测脑内病理变化并极大提高诊断AD上的能力,提出了中国AD的血 液诊断新标准。首次揭示通过外周血浆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和载脂蛋白E4基因携带情况, 结合核磁影像的指标,能达到脑脊液检查诊断准确性,创造了一种准确、经济、无创的AD诊断范式,为实现大规模推广AD的早期筛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8年,在申勇教授的牵头及国内外多名领域内专家的指导下,"中国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队列(China Aging and Neurodegenerative Initiative,CANDI)正式启动。该项目基于国际化平台建设标准,拟在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招募500人左右包括认知健康人群、轻度认知障碍、AD以及非AD痴呆患者在内的临床队列,并开展纵向随访。该队列秉承 "A/T/N"的研究框架,对纳入人群开展多维度认知量表测评与多模态神经分子影像数据采集(包括多序列高分辨核磁影像扫描、葡萄糖及淀粉样斑块正电子成像(PET) 等)。建立了标准化的病人匹配的样本库存储包括患者血液、脑脊液、尿液、粪便等样 本,开展了血液与脑脊液的AD核心标记物β-淀粉样蛋白40(Aβ40)、Aβ42、tau蛋白与磷酸化tau蛋白(P-tau 181)的检测工作。

相比已发表的西方人群数据,该研究发现除了国人脑脊液的AD标记物含量与西方人群差别不大以及国人血浆中的P-tau 181含量较西方人群低2-3倍外,该研究还发现脑脊液Aβ40、Aβ42以及P-tau 181在预测人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区分AD与其它痴呆上有着非常优越的表现。但在外周血中仅P-tau 181对AD的诊断具有鉴别意义。这些结果表明结合生物标记物的AD临床诊断同样适应于中国人群。

虽然脑脊液检测或淀粉样蛋白PET检查具有极高的诊断能力,但是其侵入性、辐射性的特征、高昂的检测成本与特殊设备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老年风险人群或轻度认知障碍人群中做为早筛早诊工具的应用。因此,价廉、高效且低创的诊断方式尤为重要。为了提升血液标记物的诊断能力,该研究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通过特征筛选队列临床研究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检测量表、载脂蛋白E4(APOE4)基因携带情况以及结构核磁数据等,建立了可能得新型AD诊断模型,即结合P-tau 181与APOE4是否携带以及2个AD特征脑区皮层厚度的指标就能够大大提升诊断能力。这为实现大规模推广AD的早期筛查、精准临床药物试验纳入人群筛选提供了一种简便的诊疗模式。

目前CANDI队列的纵向随访工作已全面展开,基于该队列的疾病及年龄分层特色,未来将与基础研究平台紧密结合,纳入并探索更多新型多组学诊断标记物在临床疾病中的转化及应用,同时基于队列人群开展更精准的临床药物及干预试验项目,为中国人群在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体系提供有效路径。

中科大附一医院脑衰老及脑疾病研究中心高峰副研究员、神经内科吕心怡主治医师与戴林斌博士后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中科大生医部及附一院脑衰老中心申勇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的合作者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施炯教授和中科大附一院神经内科汤其强课题组、核医学科汪世存课题组、影像科邓克学课题组。本项目的开展得到了中科院战略先导 B 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基金的支持。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