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有约】“五彩答卷”看宁夏(一)

近日,作者随“2022中国有约A Date with China”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塞上江南、美丽宁夏,耳闻目睹宁夏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五彩答卷”。

【2022中国有约】“五彩答卷”看宁夏(一)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7-02 14: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宁夏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对宁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建设美丽新宁夏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宁夏广大干部群众担当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使命任务,团结奋斗、真抓实干,朝着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奋力前行。

近日,作者随“2022中国有约A Date with China”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塞上江南、美丽宁夏,耳闻目睹宁夏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五彩答卷”。

五彩答卷之“黄”:黄河奔腾,黄沙漫卷,一宇廓清,还看今朝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勾勒出一幅雄浑苍莽的景象。这里便是宁夏。

“宁夏”一名由何而来,似已难考。一种通行的说法是,此地作为一个独立的省级行政单位,是由元朝所设“宁夏路”演变而来。“夏”便取自党项族首领李元昊所建的“大夏国”(史称西夏),而“宁”则有安民靖边之意。

西夏,这个曾与宋、辽三足鼎立189年的王朝虽早已深埋于历史的尘埃之下,但直到今天,生活在宁夏的七百多万各族人民仍往往自豪地以西夏后人自居。在我看来,这或许正是他们对此地先民英勇抗争以求生存的由衷敬意,又或许是人类对逝去文明所饱含的热泪深情。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穿越了时空,被当地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化作了今天改天换地、建设家乡的万丈豪情。

黄河,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母亲河,更让总书记念念不忘、寄予深情。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总书记曾多次视察宁夏,指导治理工作。

今天,我们一行来到黄河宁夏吴忠段见证宁夏治理黄河生态所取得的新成就、新风貌。

黄河宁夏吴忠段生态治理示意图  摄影:王鹏

据介绍,宁夏在2020年就出台《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制定了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水安全保障等专项规划,紧扣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等进行改革破题,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化推向深入。

在制度的有效保障下,宁夏“倒逼”发展规模和发展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其中,水资源保护利用成为重中之重:宁夏用水几乎全部从黄河取水,通过“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宁夏优化分配用水量、精细核定用水权、合理确定用水价、构建市场化交易机制,以改革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效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避免了向黄河的过度索取。

就这样,宁夏党员干部动员七百万人民行动起来,坚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宁夏转变发展方式拓展了机遇和空间。而通过对黄河保护建立产业机制,也最终使“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当地人民在继续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同时,享受清洁优美的自然环境。

采访团外国记者采访黄河吴忠段生态治理的负责同志 摄影:王鹏

“圣人出,黄河清”是一句古老的谶语。以今天的水利工程、环境工程标准看,此言并不科学。黄河历经千万年演化至今,有其特有的生态系统和“清浊”标准。人类要强行用外力使黄河“澄清”,不仅在技术上不可行,即便实现也未必真有利于当地生态。但这句话所承载的是黄河沿岸老百姓千百年来怀抱的最朴素的价值理念——渴望善治,祈愿平安。而最让七百万宁夏人民揪心的,不仅有黄河的治理、水患的消除,同时还有大漠的治理,即解除黄沙对耕地、草场和居民用地的侵蚀,消除其对宁夏人民生命健康、生产生活的威胁。

为了解相关情况,我们一行辗转来到宁夏中卫市,拜访西郊林场的唐希明场长。

快人快语的唐场长大老远就朝着我们热情地招手,招呼我们过来。这位身形瘦削、精神矍铄的西北汉子,就是宁夏著名的“草方格治沙法”的实践者,也是亲眼见证这一片黄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如何变成如今这般郁郁葱葱的当事人。

宁夏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为采访团讲解“网格”治沙 摄影:王鹏

据唐场长介绍,此处叫沙坡头,是黄河在腾格里沙漠边缘拐弯形成的。而不远处,包兰铁路就从这里横穿而过。半个世纪前,这里一片蛮荒;而今天,从铁路向旁边腾格里沙漠延伸出去,早已是一片郁郁葱葱。

这里是中卫,一座并不算太有名的西北小城。但是,在世界环境治理的历史中,尤其是在沙漠治理专业领域,此地赫赫有名。因为享誉世界的治沙经验 “草方格”法就源于此地。

所谓“草方格”,就是将麦草或稻草在流动沙丘表面扎设成1米×1米方格形状,扎设深度10至20厘米、露出沙面10至20厘米,形成网状结构。

唐场长告诉我们,草方格的发明和使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科研探索与改良。它由不同专业,包括气象学、自然地理学、植物学、工程学的科学家们在1955年到1964年间研究而成。一代代治沙人前仆后继、薪火相承,不断积累的数据、经验,不断改进的工具、办法,才终究绿化了这片大漠,还七百万宁夏人民一片蓝天。

(采访团记者向唐希明场长请教治沙问题 摄影:王建新)

在蒙古语中,“腾格里”是“长生天”的意思,是最高的神明。如今,在陕甘宁三省人民的几十年不懈奋斗下,以科学技术为武器,终于使“腾格里”沙漠得到了治理。这难道不正是现代版的“智公移沙”、“人定胜天”吗?

作者:王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