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进课堂 培育少年科技梦想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6-14 12:01
2022-06-14 12: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了提升学校科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近日,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和景山小学在选修课程、社团课程、俱乐部课程常规开展的基础上,新增开设科大讯飞“图形化编程无人机”课程,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

  “在你的认知中,无人机都可以用来做什么?”

在初识无人机的首次课堂上,老师拿着教学无人机,演示着精心打磨的课件,生动地向同学们展示无人机的分类、飞行构造原理等知识。同学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无人机,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老师积极互动、踊跃参与操控体验,寓学于乐。

无人机科技创新课程设计理念在于整合 STEAM 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科技素养,启发学生对动力科学、无人机科技、蓝牙技术及程序逻辑的兴趣,利用科技工具、材料、资源与系统性思考解决问题之知能与态度,并发展设计与创造科技工具与资讯系统之能力。通过“初识无人机课程、航拍无人机课程、图形化编程无人机课程、代码编程无人机课程”四大课程体系的系统化教学,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学认知与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图形化编程与计算机语言编程创编能力。

“等到学生们完成对无人机的初步认识后,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实操训练帮助他们掌握无人机的通用操控飞行方法和技巧。后续,再以可编程无人机作为载体,学习编程的基本知识,培养严谨的“计算思维”方式,学会分解任务、观察规律、算法设计。全部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得到很大提升。” 景山小学无人机课程的主讲老师沈炯介绍道。

无人机课程在两所学校新增开设后,也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喜爱。在无人机课堂上,孩子们种下对蓝天的向往,寄托着对飞翔的渴望。通过一次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控实验,同学们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设计激发解决问题的意识,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在刚刚结束的2021-2022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浙江赛区初赛中,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和景山小学共有29名学生成功晋级。后续,两所学校也计划进一步落地无人机系列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打造成为学校特色课程,带领学生深入探索科技的世界,感受创新的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