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棉时代“舍·予 共生”发布会 倡导减塑减碳可持续发展

2022-06-08 10: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Purcotton全棉时代“舍·予共生” 2022品牌发布会暨2021稳健医疗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在深圳举行。在“世界海洋日”到来之际,全棉时代与大众一同探索棉、自然、人的平衡关系,感悟万物共生的舍·予之道,助力地球可持续发展。

舍·予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愿舍愿予,舍予共融即为“舒”,意喻不计得失的豁达与不被束缚的舒适。舍予之间寻求共生之道,是全棉时代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初心,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愿景。

发布会在纯净海浪童声中开场,感受触动心弦的美好期盼。全棉时代创始人李建全先生作“全棉改变世界”主题演讲,分享企业可持续愿景及品牌理念。副总裁廖美珍女士讲述全棉时代如何将一朵棉花做到极致,以高品质的产品为用户带来安心,幸福,可持续的美好生活。全棉夏季主题服装show,诠释 “不被束缚”的穿衣状态,表达身体自在舒展、情绪自由表达的人与衣着的自然舒适关系。活动现场还展出由全棉时代与中国国家地理联名的主题影像展,以万物之源的蔚蓝海洋为始,唤醒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关注,让全棉减塑生活真正走进日常,开启全新的可持续之旅。

全棉改变世界,可持续的棉

联合国数据显示,每年至少800万吨的塑料制品流入海洋,给海洋生物的生存带来严峻挑战,塑料垃圾影响虽大,但“看不见”的微塑料同样不容忽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而微塑料中35%的来源是化纤纺织品。

全棉时代选择棉、使用棉、推广棉,坚持可持续理念,在一种纤维的基础上,将产品开发做到极致。相比化纤,棉作为自然生长的纺织用纤维,蕴含着强大的可持续能量——不需加工,废弃于土壤中数月便可自然降解成为有机肥料,不仅不会造成环境负担,还能防止水土流失、抵御土地沙漠化。纵观棉花的整个生长周期,总碳吸收量也远超总碳排放量。据统计,全球每年棉花的种植量,可以吸收相当于750万辆客运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对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以1件全棉T恤为例,从棉花种植过程到成衣环节,整个过程碳排放量为7千克,而1件化纤面料T恤碳排放量则高达47千克。

发布会现场,母公司稳健集团也交出一份“可持续答卷”——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坚持把环境保护、慈善公益以及有效治理放在关键位置,为改善环境、行业共进、社会进步贡献出“稳健力量”。

  全棉改变生活,可持续的日常

自2005年自主研发出全棉水刺无纺布技术以来,全棉时代坚持用天然、纯粹的100%全棉产品为用户带来安心、幸福、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汲取棉花精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遗余力推广棉文化,主张多用棉守护地球生态良性发展。13年来,累计出售全棉服装、床品3100余万件,全棉无纺布环保袋1192万个,有效减少化纤及塑料制品对环境带来的负担。

同时在国家发布限塑令的2年前,全棉时代就前瞻性地提出逐步将产品包装去塑化,响应国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

现场,全棉时代志同道合的公益伙伴品牌代言人郭晶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教授,一起为可持续发展助力发声。

舍予共生、人与自然共存,全棉时代怀揣“全棉改变世界”的愿景,用一朵棉花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助力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肩负起中国民族企业品牌的担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