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计划志愿者”张玲玲:江苏女娃爱上贵州奉献基层

2012年,张玲玲结束了志愿服务返回江苏,2014年,她考上了绥阳县的公务员又回到了贵州。当下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季,张玲玲有话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说: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适应社会的变化。

“西部计划志愿者”张玲玲:江苏女娃爱上贵州奉献基层

来源:天眼新闻 2022-06-07 21: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png

“全县只有一栋电梯楼,当时比较震惊。风华镇党委副书记来县城接我,一路上汽车弯弯绕绕,越开越偏僻,当时都怕被‘拐卖’了。”忆及对绥阳的第一印象,张玲玲至今历历在目。

WechatIMG93.jpg

2010年6月,即将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张玲玲与同学坐在操场上探讨未来,学校广播传来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口号:“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句话一下子触碰到了张玲玲的内心,晚上便与家人商量,要做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这个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

基于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张玲玲很快便通过了筛选,最终她选择到绥阳县风华镇服务。从江苏坐了40个小时火车后,张玲玲翻开了志愿服务的篇章。

WechatIMG95.jpg

志愿服务期间,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丈量土地。来到风华镇不到半年,便赶上了“一事一议”项目,每天张玲玲都和同事穿梭在各村组,为群众丈量土地。看着一条条窄小泥泞的道路变成宽敞的水泥路,张玲玲内心无比自豪。“那一刻,我感觉我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张玲玲激动地说。

2012年,张玲玲结束了志愿服务返回江苏,2014年,她考上了绥阳县的公务员又回到了贵州。

“虽然贵州对比江苏有些落后,但是贵州的人情味让我体会到了温暖。”张玲玲介绍,刚到时,单位食堂每天都会有一盘没有辣椒的菜,那是大家专门为她准备的。听不懂贵州话的她出门工作也会有同事随时陪着,解决她与群众沟通不畅的问题……工作中生活上,大家的帮助,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也是为后来她选择二进贵州、留在贵州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8年,张玲玲结婚安家,成为了一名“贵州媳妇”。单位换了、身份换了,但是她服务贵州的初心始终如一,她一直积极参与、组织各类志愿者活动,加入爱心组织资助困难儿童。采访当天正值儿童节,工作繁忙的她不忘给自己资助的孩子送去祝福与礼物。

WechatIMG94.jpg

“岗位是平凡的,青春是火热的。”张玲玲表示,作为一个外省人,她真真切切地见证了贵州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与变化,现在她越来越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庆幸。她真诚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进来,为西部发展贡献青春的力量。

当下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季,张玲玲有话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说: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适应社会的变化。

“要大胆尝试,自主创业、就业于新兴职业也是很好的选择,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潜能,也要明确自身定位,找准未来职业方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张玲玲建议,多将目光投向基层,“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既能为自己积累工作经验和基层经验,也能提供先就业再择业的缓冲机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政林 何登成

(李政林 何登成)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